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莫負了春雨

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11日

      ◎張葉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寒未盡,便期待第一場春雨了。綿綿密密,絲絲縷縷,如同煙嵐,將人們一把拉入陽春三月的詩意中。迎春要開,蝴蝶要來,世界即將“呼啦”一下花團錦簇。夜里窗子不必再關(guān)得嚴嚴實實,怕錯過了那輕叩窗欞的雨聲。

      在春雨霏霏中信步郊野,會下意識放輕腳步,因為蓬松的枯草下面,那些鵝黃青綠的葉兒芽兒,已經(jīng)忙碌起來了。新種的土豆已經(jīng)破土,豐滿的葉芽兒如同娃娃的小胖手,待一場春雨后,它們就會開出好看的紫色小花。麥苗到了見風(fēng)長的時節(jié),有人在引水灌溉,仿佛聽到得到它們在“絲絲”地拔節(jié)、散葉。想起徐志摩少有的一句“接地氣”的詩句:“農(nóng)夫們在天放曉時驚起”,是的,春天的農(nóng)民,總是黎明即起,忙著在第一場雨前松土、撒菜籽、點豆,播下上半年的希望。

      春雨也是易惹人惆悵的。在春雨潺潺的夜晚想念一個人,真叫人柔腸百結(jié)。這是最不耐相思與等待的季節(ji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草長鶯飛的繾綣季節(jié)里,多么適合親密的人兒“攜手訪翠微”啊。鄭愁予詩里說:“東風(fēng)不來 /三月的柳絮不飛 /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詩里那向晚的“青石街道”,該是余光中筆下的的《雨巷》吧:苔痕潤濕,石頭路面泛著微光,小巷與“怨愁”共悠長。 又應(yīng)了晏殊詩里“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雨打花謝,最念離人。黛玉的春雨則過于凄涼,“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春雨雖惹憂思孤獨,人們卻還是愛她無盡的詩意。

      而春雨又潤養(yǎng)心靈與精神。我們期期地等待、盼望,最愛的莫不是它帶來的這份寧靜與熨帖。獨立窗內(nèi),透過一幕泠泠的的雨簾,我們與街樹、路燈、行車與行人,皆有了凝滯一般的空間與距離。它纖細如牛毛時,編織飄渺如詩的網(wǎng),將外界的、心頭的塵埃都打落了,靜下來,凈下來,心便成了一塊刷新的田地;它淅瀝不絕時,更隔絕了喧囂的市聲,世間紛攘、前塵往事,莫不是過眼云煙,此刻深思、放下、淡泊;若逢著連綿幾日的春雨,白楊枝條沐著水滴返青,麻雀慵倦地睡在屋檐下,此刻于書房捧一本厚書來讀,最是可心不過。

      春雨絲絲入襟懷,賞它紅了海棠綠了芭蕉,聽它敲打窗欞叩動心弦,無論甜蜜與哀愁,都實在不舍得辜負了她。


  • 上一篇:憶梅
  • 下一篇:故鄉(xiāng)的苦楝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