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吼”電話

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09日

     ◎張金剛

     拿起電話打給母親:“娘,吃了嗎?”放在平常,母親肯定樂滋滋地說吃了餃子、面條,惹得我流口水。意想不到,母親竟然答非所問:“想呀,你說能不想嗎?有一個禮拜不回家,也沒打電話了吧?樹上的李子都黃了。”

      我一頭霧水,抬高聲音“吼”道:“我是問您吃了沒?”母親這才意識到自己沒聽清,略顯難為情:“現(xiàn)在耳朵不好使了,唉!”一聲嘆息,母親很是難過;我更難過,一句“吃了嗎”卻聽成“想我了嗎”,看來母親正在惦記我這個離家的孩子呀!

      記憶中,母親的聽力特別好。

      孩兒的娘,耳朵長。兒時,整天在村里和伙伴們瘋跑,話不投機、為點小事兒和別人打起來自是家常便飯??缮鷣眢w質(zhì)就弱的我,總是被打的那一個。每當我被打得忍無可忍,便扯著嗓子哇哇大哭。不一會兒,母親便出現(xiàn)在眼前,訓斥那幫孩子,或替我道歉。

       我很是奇怪,母親會何總會聽到哭聲就趕來,簡直是“順風耳”嘛。母親的解釋讓我似懂非懂:“村子小,也很靜,自然聽得清;可一幫孩子中,我卻能準確聽出是不是你在哭。等你做了父親,也會聽準自己孩子的哭聲?!迸畠簼u大,對她的哭聲、笑聲、腳步聲,我熟悉得很;我懂了母親的話,更懂了母親的愛。

      女兒出生的那段時間,母親住在我家。從未經(jīng)過照顧孩子的忙亂陣勢,我和妻子都被折騰得筋疲力盡,晚上睡得死沉。可母親卻會時常悄悄開燈進來,幫孩子換尿布、沖奶粉。我很奇怪,母親睡在外屋,為何比我們先聽到女兒的聲音,并能準確判斷是什么狀況。母親的解釋很帶技術(shù)性:“孩子翻身、哼嘰、哭鬧,都是因為尿了、拉了,或是餓了。沒這聽力,能拉扯大你們兄弟仨?”母親辛苦,日積月累培養(yǎng)出的特殊聽力和判斷力,讓我折服,更讓我感動。

      先前,母親特別討厭我對她大聲說話。每當母親在電話中嘮叨“什么時候回家?”“孩子吃飯怎樣?”“要知道疼媳婦喲!”我都會對這些令耳生繭的陳詞老調(diào)很不耐煩,甚至編個理由,對電話那頭的母親“吼”道:“知道了!我還有事,先掛了?!鳖櫜坏每紤]母親是何感受,便自顧自地瞎忙去了。對我的“吼”,母親很反感,罵我不懂事、不孝順;于是我便乖乖地、有意識地輕聲細語,免得母親生氣。

      沒想到,今年突然一場病,母親的耳朵竟然背了許多,打電話竟然要“吼”,心中不由一陣酸楚。一個不愿看到卻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正向我逼來:母親老了。

      再打電話,聲音小了,母親都會在那邊不停地重復“啊”“你說什么”,或是答非所問,或是她只顧自己說話,聽不到我插話。沒辦法,我只能大聲“吼”。對此,母親不但不反感,還高興地說:“這樣我就聽清了嘛!”如此“吼”電話,上班時間必然干擾工作。于是,我只能和母親約好,下班時間她打給我,或者我外出散步時打給她,以方便“吼”。

      可漸漸發(fā)現(xiàn),打給母親的電話總要等很久,才聽到母親怯怯的“喂”,并解釋道:“電話鈴聲太小了,響半天才聽到?!笨晌抑?,那鈴聲已是最大音量。有時接通電話,并不是母親,而是串門兒的鄉(xiāng)親:“你說吧,我給你娘傳話?!比缓螅犚婋娫捘穷^兒母親與鄉(xiāng)親的高聲對語。因此,為避免麻煩和尷尬,我便盡量利用周末時間趕回家中陪伴母親,回家前總忘不了在電話里“吼”上一句:“明天,我回家一趟!明天——明天上午——”

      對母親“吼”電話,著實無奈。當“吼”由“不孝”轉(zhuǎn)為“孝順”,心中滿是凄涼。先前耳聰目明、身體健朗的母親已然年邁,而我需要做的便是常回家看看,少些“吼”,多些“愛”,讓母親溫暖、舒心地安享晚年。

  • 上一篇:致母親
  • 下一篇:馨香母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