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山村新聞

甘孜日報    2019年11月29日

       ◎賀先棗

        本來,臺上給的具體任務是來采訪一篇野牛凼在“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的過程中,大膽開拓,自力更生建成了“萬畝果樹園”的新聞。而到了野牛凼,武德浩才發(fā)現(xiàn),那“一萬畝果樹園”由散落在坡上、溝邊的幾百塊小地構成,果園沒有成片還不是問題,問題是那些從外地引進的“大紅李”果樹苗根本就沒有成活,村民們都在罵人,罵得那個難聽,武記者覺得自己也在挨罵。

       以正面表揚宣傳,總結(jié)推廣先進經(jīng)驗的思路來完成這篇新聞是做不到了,既然是引進新品種的果樹苗出了問題,來一篇揭露“坑農(nóng)、害農(nóng)”惡劣行為的新聞報道說不定更有意義。武記者就順著這個思路,開始了他在野牛凼的新聞采訪。野牛凼的村民們當然沒有想到那么多,他們眾口一詞地指著一個人罵,這個人叫盛小兵,是鄉(xiāng)上派來幫助野牛凼脫貧致富的包村干部。武德浩認識盛小兵,聽說鄉(xiāng)上的幾個領導,還有縣里有的領導都認為這個人工作大膽有能力,關鍵是敢于開拓。武記者還聽人說過,這個盛小兵是組織上重點培養(yǎng)的人頭。

      村民們罵人時,都不稱盛小兵的大號,而是一口一個“盛吹吹”?!笆⒋荡怠笔鞘⑿”木b號,好多人認識他,其實也只知道他的這個綽號,而不曉得他的大名?,F(xiàn)在野牛凼的人們干脆改了他的姓,叫他“神吹吹”了。

      野牛凼的人一直都在想脫貧致富,可就是沒有門路。耕地只有那么一點,地頭收點玉米、洋芋剛好混個肚皮不餓,一年到頭,見不到幾個現(xiàn)錢。一年前,“神吹吹”到了野牛凼,看到這個情形心里也發(fā)急。盛小兵從心底深處想讓野牛凼面貌大變,讓這里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當然他也明白,如果他能在野牛凼做出點成績來,組織上就不會對他只是沒完沒了的考驗了,以往,組織上找他談話時總是說他實干這個方面還欠缺?,F(xiàn)在,上頭不斷強調(diào)“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這正是可借的東風。地里的幾顆玉米、幾坨洋芋能值幾個錢?一直那么種下去,只會一直窮下去。他要借野牛凼這個舞臺,把“調(diào)整”的戲唱好,野牛凼的人富了,自己肯定也就上去了。

       他發(fā)現(xiàn)了“大紅李”,這種水果似李又似桃,更可貴的是這種水果成熟的季節(jié),恰好是龍川這個地方別的水果都還沒有成熟,想一想,人們正沒有水果吃的時候,“大紅李”上市了,能不賺錢?雖說費了一些周折,可“神吹吹”到底與鄰縣一個可以大量供應“大紅李”果樹樹苗的苗圃聯(lián)系上了。緊接著,“神吹吹”就把村里人召集到一起算賬:這個新品種科技含量高,頭年栽下二年成活,三年就掛果,如果說每棵樹平均結(jié)果一百斤,一斤只賣三元錢,一棵樹就是三百元,那么十棵樹就是三千元。一百棵樹呢?一千棵樹呢?

      “神吹吹”看到野牛凼的人們笑逐顏開,就底氣十足地宣布說:我們野牛凼要家家參與,人人動手,建起萬畝果樹園,種上一萬畝“大紅李”!到那時,你們會愁得不曉得自己手里那么多錢咋個花,錢多了也愁人呢。人們哄堂大笑:錢多了還愁?你就吹吧!“神吹吹”說,不是吹,三年一晃就過去了,到時你們就曉得了。樹上一掛果,票兒就來啦。果樹種得多的錢就多,種得少的當然錢就少,不種的就沒有錢。

       這樣算賬的村民會開了不下五次,一家一戶串門有多少回,“神吹吹”自己也記不清。接連不斷的開會成效十分明顯:野牛凼家家戶戶都掏出了買“大紅李”樹苗的錢,而且樹苗一到,人們一點不敢耽擱,挖坑、澆水,全部種下地去,家家戶戶的莊稼地頭都出現(xiàn)了一派充滿希望的綠色,一株株小小的樹苗,在種下地的那段時間,給野牛凼帶來了無盡的歡聲笑語。

       縣里召開鄉(xiāng)鎮(zhèn)工作會議時,分管縣長在“野牛凼建成萬畝果樹園”的發(fā)言稿上作了批示,主要精神有兩點:一是要總結(jié)推廣野牛凼的作法、經(jīng)驗;二是要縣上的新聞單位開展宣傳,大造“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的聲勢。會議結(jié)束,武德浩奉命馬上就朝野牛凼跑,本來是想到鄉(xiāng)政府拉到“神吹吹”一起去,不巧,“神吹吹”卻到鄰縣的那個苗圃去了,原來,野牛凼種下的“大紅李”果樹苗還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出了問題,小樹苗仿佛在一夜里全都變黃干枯死了。

        武德浩的采訪成了村民們罵人、出氣的機會,武記者也只能硬著頭皮聽著,拍著,記錄著。僅僅是罵罵人,發(fā)一下氣并不能解恨,更不能解決問題,村民們想到了到鄉(xiāng)上討個說法。他們不是空著手去,而是把那些干枯的果樹苗捆好,肩扛手提,拿到鄉(xiāng)政府院落里堆成了一個大大的干柴垛子。這些果樹苗,有的是兩元錢一株,有的是三元錢一株。大多數(shù)人戶買果樹苗都花了二百多三百塊錢,買得少的也有一百多元錢,而有幾戶人家為了買果樹苗卻花了五、六百元錢,相當于這些人戶一年全部收入的一半!


  • 上一篇:哈達
  • 下一篇:一個普米老人的尋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