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7月12日
◎楊慧
1935年初夏,小金川河谷,白晝天光明朗,黑夜風雨飄搖。小金河水奔涌不歇,無始無終。
1935年初夏,紅軍長征進入第八個月。經歷各種艱難險阻,紅四方面軍于6月翻越夾金山,進入藏羌聚居地小金川河谷的懋功縣城(今小金縣),并于6月末與紅一方面軍在達維順利會師。之后,順河而下,經丹巴縣域前往甘孜,再向西北。
1935年初夏,外公還未出世。他不知道這支預先翻過雪山、順河而下進入丹巴縣城的紅四方面軍,在以后的時光里會與自己發(fā)生多么緊密的聯(lián)系。隨同紅四方面軍進入丹巴縣域的一名13歲小紅軍,身負重傷,因缺醫(yī)少藥,狀況一日不如一日。部隊決定將他托付在本地休養(yǎng)。一戶姜姓人家主動收養(yǎng)了小紅軍,夫妻倆費盡心力精心照護,傾力養(yǎng)護這個孩子。于是,我的外公一出生便有一位兄長,取名姜孝榮。本地大多數人家皆以為他們是一脈血緣的親兄弟。
曾祖父母對大外公格外照顧,拜請當地木匠名師授藝,為他操持婚娶,建宅安家,用最真摯的感情,在白色恐怖無處不在和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艱辛歲月里,養(yǎng)護紅色根苗平安成長。
大外公姜孝榮,從小紅軍到老紅軍,在成長和革命的過程中,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雖然別離了長征隊伍,但終其一生都以一名紅軍的標準、以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從未忘卻自己跟隨黨、加入黨的初心和使命。解放后,積極投身祖國建設,作為共產黨員和生產大隊長,吃苦在前,沖鋒在前,為家鄉(xiāng)人民謀福祉。改革開放后,他時常在我們小學講述黨和紅軍的故事,傳承革命精神,傳揚紅色文化,為我們這些小學生認識黨和了解革命故事上了生動的基礎課。
1935年的初夏,小金河谷留下大外公姜孝榮,送走了曾外祖父最小的弟弟、外公的親叔父姜文英 。青年姜文英時年23歲,在道孚縣為礦主采金討生活。在紅四方面軍北上進入鮮水河谷的時候,穿著破氆氌和爛草鞋的23歲青年姜文英,在道孚縣換了裝,加入紅軍隊伍,開始長征。至紅軍到達甘孜時,家里收到他的書信,說部隊繼續(xù)北上準備入陜甘。這是青年紅軍姜文英與家鄉(xiāng)最后的交流。自此后,再無音訊,不知犧牲何處。
1935年初夏,我的祖父年滿5歲。紅軍路過家門前,他無比興奮。一個僻壤的藏鄉(xiāng)山村來了許多不一樣的人,讓他產生了奇特的情感。那時,他對自己以后會在顛沛流離和死神威脅下埋葬的青春還一無所知。小金川河谷因氣候適宜罌粟種植,也出產鴉片。祖父8歲時,曾祖父母雙雙開始吸食鴉片。家室衰敗,賣地賣糧,已食不果腹,衣不覆體。祖父從一個8歲的孩童開始,直至到長成19歲的青年,獨自承擔所有農活和家務。因常年挨餓,面黃肌瘦。那時的小金河谷,土匪橫行,民不聊生。1949年夏天,祖父不堪生活重負,無數次的想過結束這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生命。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人民政府要求強制戒除鴉片。曾祖父母戒煙成功。自此,祖父才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新中國給了祖父新生。祖父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他,是共產黨給了他第二生命。
2021年初夏,小金河谷,青山綠水,道通途坦,農戶安詳,牧歌悠揚。
100年風雨路,100年披荊斬棘。這是一個有歷史年輪的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穿過槍林彈雨,蹚過泥濘沼澤,無懼流血犧牲,劈開荊棘立起民族脊梁,沖破黑暗重塑新生!這是一個永遠年輕的政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與時俱進,堅定實現(xiàn)民族復興夢!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應時刻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