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8月18日
◎王朝書
我在村里時,每個假期,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是放牛。
還記得,原來,村子里,幾乎每家都有牛。為節(jié)約勞動力,村里人按家中牛的頭數(shù)集中輪流放牧。有兩頭牛的,需放全村牛兩天,有一頭的,則只放一天。還記得,當不輪到我家放牛時,假期的早上,我會將家里的黃牛,沿著小路,趕到牛群集合的地方。在村子的水塘邊,放牛人等著全村牛都到齊后,才將它們緩緩趕到山上去。下午,我和村里人在同樣的地方,等著放牧歸來的牛。這樣只負責將牛趕出門和牽回家,是輕松的。艱難的,是放牧全村的牛。
我第一次放村里的牛,是小學二年級時。剛進入學校,學習的意義對于我,是無知的。我并不認真學習。太渴望子女爭氣的母親,想給我一個教訓。那天,輪到我家放牛了,母親讓我把村里的牛趕到村口的一片山坡上去放牧。她說,中午的時候,來替換我。我背著綠色的軍用水壺、扛了一把大黑傘,開心地出發(fā)了。
牛群到了山上,起初,它們聚集在一團,互相散得并不太遠。它們在樹林中悠閑地覓吃的。我并不需要花費精力去看顧。我在山坡上,撐著傘,靜靜地望天空。時值夏天,太陽的熱度逐漸加大。牛兒,也要去找遮蔽陽光的林蔭。牛群漸漸地散開了。我必須將散開的牛,團到一塊。否則,它們藏起來,下午時分,就會找不到。我在山坡上,不停地團著牛。中午之后,我就幾乎沒有休息了。水壺里的水,已經(jīng)喝完了??桑赣H卻并不見蹤影。我又累又渴。我堅持著。等著母親的到來。
然而,左等右等,母親一直不見蹤影。已經(jīng)吃飽的牛群,散得更開了。瞧著東一頭西一頭的牛兒,我快要哭了。我的嘴唇已干裂,喉嚨在冒煙。我找了山上的野果黑泡兒來解渴,可那是杯水車薪。我費勁地團著牛。在山上爬來爬去,我的腳已在痛了。心里委屈極了的我,索性哭了。我的哭聲,被路過的楊阿姨聽見。她好心地幫我將牛趕到一起。
終于到了,將牛趕回村的時候。此時,母親出現(xiàn)了,帶著一壺水。我對母親的不守信用很生氣。母親卻笑著告訴我,這是她和父親故意的,為的是,讓我體驗農(nóng)民勞動的辛苦??次医窈?,是否還不專心讀書。
父母煞費苦心。可那天的辛苦,并沒有刺激我要脫離農(nóng)村的雄心。盡管,后來,我的成績上漲,但卻和那次放牛經(jīng)歷無關(guān)。不過,母親始終認為,正是那次我吃了苦,才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無意和母親爭辯。我不想告訴她,其實,我喜歡放牛。一個人在自然中,和一群牛為伴,無拘又無束。何況,牛,是有情感的。和牛在一起,能感受到與人在一起時完全不同的情感。那樣的情感,對我有著強烈的誘惑。正因此,母親再叫我放牛時,每次我都樂在其中。
我離開村子后,村里人漸漸將牛全賣完了。村里的孩子,放假后,也就不會放牛了。小琴講,宅,成為村里90后、00后的居家方式。
村里孩子宅在家。放寒假了,女兒無法和他們一塊玩。她有些無聊。做了作業(yè),就睡覺。瞅著女兒躺在床上,先生深為她擔憂。怕女兒睡得太多,身體出毛病。今天,先生我們轉(zhuǎn)路,我?guī)吓畠?,走一條平常我們少走的山路。我想,路上新鮮的風景,也許女兒會有興致。
這條路,通往村子后山。這條路,原是村里的放牛路,現(xiàn)變成了水泥路。走在路上,我想起原來放假后,每天放牛時的熱鬧。我有些不明白,為何如今村里孩子回家后會無所事事。
先生告訴我,原因在于,村里人在放棄了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時,沒有找到和土地新的聯(lián)系。此時,農(nóng)村就成為一個不如城市的落后地方。沒有娛樂,沒有興趣班。孩子們只有宅。先生說,村子的未來,必須發(fā)展觀光、體驗型的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如此,才會重建孩子和土地的聯(lián)系,農(nóng)村和城市才會有效互補。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