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史海探尋爐客密碼

甘孜日報    2022年11月04日

老康定街景雕塑。 記者 楊燕 攝

縫茶包的工人。 記者 楊燕 攝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百年前,甘孜大地曾活躍著一批來自陜西的商人,他們被稱作爐客。百年后,陜西方言學者孫立新尋找爐客親人一事在《西安晚報》和《甘孜日報》刊發(fā)后,爐客再度引發(fā)讀者的好奇和關注。

百年風雨更迭,悠悠歲月中,爐客留下了怎樣的故事?日前,記者采訪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研究員、我州著名地方文化專家,爐客文化研究人士郭昌平先生,聆聽關于爐客的歷史故事。

尋,康定的爐客印跡

跑馬山下,折多河奔流,河水行經公主橋、將軍橋、彩虹橋……也行經了康定的昨天和今天。一個上午,折多河旁的茶坊里,在郭昌平先生的娓娓道來中,那些爐客的身影逐漸清晰起來。

離茶坊不遠處是情歌廣場,這里是康定最熱鬧的地方。因為尋找爐客故事,才知道如今的情歌廣場,其實早在百年前就很熱鬧。

“過去陜西商號統(tǒng)領康定,勢力最大,形成了一條老陜街,其位置就是現(xiàn)在的情歌廣場這一片?!惫较壬f,老陜街街道是碎石路面,房屋是木質結構的,整條街有陜西商號四十余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恒盛合,為陜商中最老的商號。

老陜街為康定帶來熱鬧繁華同時,許多陜西民俗文化在康定生根發(fā)芽,其中包括“老陜鼓”,因其聲音響亮,康定人也稱其為“鬧山鼓”。據資料記載,老陜鼓鼓面比八仙桌面還大,上面可以坐數(shù)人,厚四五十公分,鼓譜有20多節(jié),叫十樣景。

作為土生土長的康定人,郭昌平先生從小到大,不知多少次看到過老陜鼓的精彩。據他回憶,每逢春節(jié),爐客們就會揮起鼓棰敲起來,鈸、鑼齊鳴,響聲震天。同時,他們還要踩高蹺,走船燈(即旱船)、跑馬馬燈(即旱馬),場面十分熱鬧,大家都喜歡去看。

后來,不僅在春節(jié),老陜鼓還出現(xiàn)在康定的各大節(jié)慶活動上。漸漸地,老陜鼓融入到康定人的生活中,成為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傳統(tǒng)。甘孜州建州40周年慶?;顒又校详児木妥咴谘莩鲫犖樽钋懊?。

老陜鼓的表演隊伍也從只有陜西人參加,發(fā)展成了有不少本地人加入,郭昌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翱吹拇螖?shù)多了,慢慢就會了?!惫较壬嬖V記者,自己是老陜鼓表演隊伍里打鈸的,前幾年還經常參加演出。

回憶老陜鼓的種種,郭昌平先生還聊到了韓八爺。解放前,韓八爺是商號“德茂源”東家,叫韓利川,在陜幫中很有威信,他每年出面組織大家敲老陜鼓,并且自己掌棰。解放后,他敲不動了,戶縣爐客徐柏榮及兩個兒子先后接過鼓棰。

除開老陜鼓,陜西鍋盔是康定爐客印跡的又一代表。如今,康定人喜歡吃的鍋盔就是當年老陜們帶來的手藝,一些老康定還記得緊鄰老陜街有個“貢加肆”就是賣鍋盔的,“貢加”是鍋盔的藏語。

“那時候的老陜鍋盔很扎實(分量足),一個鍋盔有鍋蓋那么大,商販切成小塊售賣,一般買一塊就夠兩三個人吃一頓。”郭昌平先生的記憶中,會劃船燈的劉老陜就是賣老陜鍋盔的。劉老陜的兒子和郭昌平先生是好友,至今生活在康定。

“老陜,鍋盔……”郭昌平先生告訴記者,劉老陜賣鍋盔時,叫賣聲雄渾粗實,很遠都能聽見。他把鍋盔裝在簸箕里,簸箕底部鋪上白布,白布上放著鍋盔,鍋盔上再鋪著白布,用于防灰塵,鍋盔邊上則放著一把菜刀。每次出門售賣,

他就把簸箕頂在頭上,腰上撇一把稱,顧客要多少切多少。

為讓記者進一步了解爐客帶來的飲食文化,郭昌平先生用一頓早餐進行了詮釋。他說,很多康定人早餐喜歡酥油茶就著鍋盔、涼粉吃,三種美食其實背后是三種不同文化的交融,它們分別代表著藏文化、秦晉文化和巴蜀文化。而據著名歷史學家任乃強先生研究記載,涼粉最早是由巴蜀地區(qū)的甘姓商販帶入甘孜州的。

憶,勤勞智慧的爐客

康定原名“打箭爐”,簡稱“爐城”,人們將明清到民國時期,長期在康定周邊經商的陜西戶縣(今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qū))商人稱作“爐客”。

從陜西到康定,路途遙遠。記者在地圖軟件搜索發(fā)現(xiàn),在今天各大高速路暢通的前提下,從陜西牛東村到康定仍有900多公里,仍是朝發(fā)夕至。試想百年以前,各方條件都有限,往返兩地的艱辛可想而知?!恫桉R古道上的陜商》一書就記載著,過去從牛東村到康定,需經過38個驛站,共3000多里路,期間還會遇到土匪。

如此千辛萬苦,爐客為何還不停前往康定?并且還能屢創(chuàng)商業(yè)傳奇?郭昌平先生認為,一方面,爐客闖康定市風險與挑戰(zhàn)并存,去了康定,他們發(fā)財致富的機會就增加了。另一方面,他們誠信勤奮、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很關鍵。

早些年,郭昌平先生就知曉一些爐客的故事,但得知爐客有記載卻是在21世紀初。當時,《西安晚報》與《甘孜日報》就爐客進行策劃合作,郭昌平先生當時任《甘孜日報》總編輯,雙方交談中,他得知戶縣縣志上有關于爐客的記載。

“爐客到康定,一般都是熟人帶熟人。”郭昌平先生說,爐客到康定后就各自投奔商號,從學徒做起,大部分年輕人至少要當三年不拿工錢,只管飯的學徒。一般學徒最開始先去廚房生火、做飯、掃地,再就是拆門板、掃雨雪之類的閑雜活路,之后才有資格到柜臺上實習。那么多的爐客中,其實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可以當上掌柜衣錦還鄉(xiāng)。

為便于經商,爐客們刻苦學習當?shù)卣Z言,一般都會說陜西話、四川話和藏語3種語言。為了學藏語方便,他們自編了一套順口溜——天叫郎,地叫撒,酥油芒,鹽巴查,驢子固兒,馬叫打,吃飯叫做撒馬撒……

后來,這個順口溜成為漢族人學藏語非常實用的教材,很受歡迎。

郭昌平先生對爐客過語言關算是深有體會。他說:“我母親是外地人,解放前與父親在康定經營一個小商店,為了做生意,她專門去學藏語,雖不精通,但什么商品什么價錢,她還是能說會聽的?!惫较壬硎?,從母親身上,他能體會到爐客學藏語的積極性。

聽,爐客孫達的故事

許多爐客從十多歲就到了康定,因交通不便,花銷較大,回陜探親很難。在陜西有個順口溜:“有女莫嫁爐客家,半輩夫妻半輩寡?!睍r間久了,很多爐客便在當?shù)匕擦思遥较壬J識的孫達就是這樣的。孫達本名孫繼才,當?shù)厝俗鸱Q經商的陜西人為“某達”,有先生、長輩的意思。郭昌平先生遇見他,是在上世紀70年代的甘孜縣。

“孫達個頭不高,經常剔光頭,穿件黑棉襖,待人和藹,不僅面條搟得好,鍋盔也烙得好?!惫较壬f,自己常去孫達家,就是為了吃他做的面條,當?shù)夭刈迦撕退P系很好,經常給他送酥油和牛奶等。

解放前孫達給商號收藥材,解放后他則留在甘孜縣商業(yè)局負責收購藥材。孫達識別藥材能力很強,只要是他定的級,大家都很放心;麝香、蟲草等藥材只需看一下、聞一下,他就能評辨出等級好壞,甚至知道它們來自哪座山。

孫達十多歲時,因關中鬧年饉,到甘孜縣給陜西商號“利盛恭”當相公(伙計),主要負責收購麝香、鹿茸、藏紅花、牛皮等,用牦牛運到康定售賣,然后從康定拉回茶葉。在掌柜的介紹下,孫達和當?shù)毓媚锝Y婚,育有四子一女。

孫達在甘孜縣待了20多年后才第一次回戶縣。后來,他將大兒子和女兒帶回了戶縣,另兩子一直留在了甘孜,如今甘孜縣還留有孫達的后代。1990年,孫達回到牛東村和大兒子一起生活直至2004年去世。至此,這位“最后的爐客”的人生畫上了句號。

“爐客克服種種困難來到甘孜州,既促進了漢藏經濟交流,又推動了漢藏文化融合,這無疑是我州一大寶貴財富?!惫较壬J為,在時代進程中,爐客雖已遠去,爐客與甘孜這方土地的緣分卻從未消散。

聽完故事,結束采訪,行走在折多河畔,情歌廣場上,看見幾個阿婆每人手里拎著一個大鍋盔。“這家鍋盔好吃,我孫子很喜歡?!币晃簧泶┎匮b的阿婆說??磥碚绻较壬f,浩瀚的歷史中,爐客從未遠去,他們已經留在了康定的山水間,烙在了康定的記憶里。

  • 上一篇:在雪山和城市的邊緣行走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fissico.com/html/wh/kcwh/8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