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山風吹過鸚哥嘴

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14日

     
     ■胡慶和
    走近鸚哥嘴
    歷史的故事多少流露出蒼涼與冷寂,現(xiàn)實的場景還是令人感嘆。新聞采訪的地點是與巴塘城相隔百公里的波密鄉(xiāng)。而鸚哥嘴是必經之路。離巴塘城約三公里的鸚哥嘴,雖然歷經滄桑,但它依然像個老人坐在哪兒向來往者默默地講訴往事。
    我們幾個人,出城沿著彎曲而陡峭的山道,爬上了崖壁下的一處窄小的平臺,站在這堵石壁下,宣傳部的同志向我們講解著,哪處石刻是誰的字跡,哪處題詞是何人所寫,石壁有多高,路下的縣城的最高樓有三十多層。但是說老實話,我聽得不怎么專心,而且對石刻藝術的理解也不深。隨著他的講解,我心里在涌流著一種什么東西,是一種情緒。我移動著腳步,漸漸向石刻靠攏,把石刻看得很仔細。石刻如鼓,敲響出一種吶喊,仿佛如地轟鳴,深厚低沉。石壁如圖,閃現(xiàn)出一幅幅圖像,有人物,有烽煙,有刀光,震撼人心。朝遠處看,群山起伏,白云飛藍天,深處多少情節(jié),都付蒼茫中。
    雖說是在路邊,但是在一個壁立的山崖上,還得攀登幾步才能走近它。路邊是小河或者小溪,嘩嘩水聲和轉動的輪機聲以及一個門楣掛著的門牌寫的幾字讓人明白這里是一個水電站。而在崖壁上的石刻,則是一處具有文化內涵的遺跡。這里就是在康巴地區(qū)享有知名度的鸚哥嘴石刻。那些字大方醒目,雖然有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開始粉化,但依然清晰而醒目,尤其“鳳都護殉節(jié)處”和“孔道大通”這兩行字記錄著這里曾經發(fā)生的故事和這里曾經作為交通要道的歷史。還有馬維騏在石壁上留下的字跡,都說明它曾經在巴塘歷史寫下的一筆。
    鳳大人,盡管他在赴藏大業(yè)中有種種不周之處,盡管他審時不夠,度世不明,但他卻能在國家需要時挺身進藏,這讓多少后來者感佩。他本來已經官居州官,本可以在美麗的蓉城過上稱心如意的清閑日子,春花秋月,頤養(yǎng)天年,在庭院澆花,在公園賞景,讓丫環(huán)陪陪散步,讓妻妾陪著玩幾把麻將,還能花幾個小錢請幾個名角唱唱堂會,吊吊嗓子,然而,一個朝廷的信任,讓他扛起共濟時艱的重任,天降大任,勞其筋骨,耿耿忠誠,拳拳之心,盡職與盡忠,日月可鑒,這也是鸚哥嘴應當記錄的內容,這也是我專門走到這壁石刻觸動我心靈的長嘆,但山谷不應,鸚哥不語。
    我走上前去駐足觀看,不是找尋歷史蛛絲馬跡,而是感悟歷史。鳳全對于執(zhí)政者來說。他應該算是個能吏,也是個治邊的干才,而對于巴塘百姓來說,他的手段又過于武斷,飛揚跋扈的性格激化了官民矛盾。治理邊疆與贏得民心不能相抗,只能相向而行。如果文明的種子播撒讓落后的文明感到卑躬屈膝,釀成的往往不是甜酒,碰撞出的往往是刀光火星,淺出的往往是鮮紅的血液。
    鸚哥嘴上還有一《政德碑》,僅有200多字,記敘了1870年4月11日巴塘發(fā)生7.5級地震的情況和賑災情況。歲月流逝,風雨無情,《政德碑》的字跡已經很難辨認了。
    鸚哥嘴的石壁上還刻有“遺愛在民”四個大字,它反復向來訪者講述一個百聽不厭的故事。1912年,川邊總代表顧品章坐鎮(zhèn)巴塘,藏軍在英帝國主義的唆使下,糾集上萬人圍攻巴塘城。顧品章帶領軍民奮戰(zhàn)月余,彈盡糧絕,而援兵受阻。千鈞一發(fā)之際,一支數千人的雜牌隊伍殺到,其中有500多婦女。他們手持火銃,揮舞藏刀,舉著木棒,直撲藏軍。藏軍腹背受敵,全部潰退。這些救援者全是從百里以外趕來的藏胞,他們是來報答恩情的。原來,顧品章在奉命剿辦時,曾捕獲一些騷亂者,他本應奉命鎮(zhèn)法,但他念其無知,力保釋放。藏民們?yōu)楦衅涠鞯?,銘刻在心。當得知顧品章被圍,便自發(fā)組織到巴塘救援,使巴塘孤城解圍。這四個字就是由當地僧眾倡導而刻上的,以昭示來者。
    “鳳都護殉節(jié)處”和“政德碑”、“遺愛在民”的石刻故事,都發(fā)生在巴塘,前者是“暴民殺官”,后者是“藏民護官”,都是驚心動魄的大事,雖然它們沒有必然聯(lián)系,可我總感到三者在內涵上似乎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意義。
    鳳全事件是康巴大地的一個傷口,是藏區(qū)人(無論是藏人或是漢人)的傷口,是巴塘人的傷口,也是我這個后來的一個閱讀者的傷口。我不知道,這個傷口是否已經完全愈合,如果還沒有愈合,那么這個傷口愈合時間需要多長。我渴望藏區(qū)的傷口從此都將愈合,渴望那些在這個傷口中死難的生命(無論是官員或是百姓)都開出新鮮的花朵。
    山風吹拂,衣角飄起,頭發(fā)在空中豎起。啊,鸚哥嘴的歷史,將變成萬世不絕的光明之源。
    好吧,大歷史不用我這個無名小卒發(fā)出什么感嘆,這些感嘆對于執(zhí)政者來說他們也不愿聽這無力的嘮叨,還是讓車輪載著一串思緒追趕延伸的山道。
    穿過茂密的森林,越過鮮花盛開的高山牧場,大約四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波密鄉(xiāng)。這是與西藏的波密縣同名的地方,雖然地域不相關聯(lián),可人來人往,聯(lián)系不少,據說,這里的人有許多就是從西藏遷徙而來。這個鄉(xiāng)是巴塘最偏僻的鄉(xiāng)之一,2013年才修通與縣城相通的公路,可見這里的落后與閉塞。這是一個鄉(xiāng)上提前安排而來的老人,坐在鄉(xiāng)會議室機械地向我們講述通電的好處與渴望,還不忘講他的歷史。他戴著一頂灰色博士帽,穿的黑色藏裝,寬袍大袖,臉面黑而紅,油浸浸的。他現(xiàn)有70多歲了,原是西藏人,隨著五星紅旗插上雪山高原,他也獲得了新生,從西藏來到巴塘,參加了藏民團,平叛剿匪,烽火歲月,激情豪邁,當槍聲停息,他還是回到農村當了一名村干??墒堑靥幤h,他的日子并不好過,點松光、點煤油照明的日子很難熬?,F(xiàn)在國網公司將電網牽進山鄉(xiāng),他感謝不盡。
    這是一個小鄉(xiāng),沒有多少人居住。鄉(xiāng)政府門口的牌子還醒目。鄉(xiāng)派出所開著門,五星紅旗飄在大門。鄉(xiāng)中心小學正在修建校舍,機器轟鳴的聲音把我們引到了學校,學校的領導告訴我們說是因為有了電而興建。沒有像樣的公路,沒有超市,沒有娛樂場所,根本不像是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倒像是個小寨子。
    聯(lián)想到鸚哥嘴的石刻上記錄的故事,無電地區(qū)的電力工程建設似乎也應該記錄一筆。因為這也是項德政工程,是電力人樹立的“政德碑”、是“遺愛在民”。
    也許昔日刻石為記的做法在今天已經不可效仿,但是通過新聞傳播必將讓“點亮藏區(qū)”被社會銘記,讓薄薄的紙頁記錄永恒。
    
    
  • 上一篇:安排獎勵一下
  • 下一篇:德格行之德格印經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