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冉 川報記者 陳建兵
12月1日清晨,康定寒風凜冽,數(shù)百人朝著距縣城10余公里的縣殯儀館前進。那里,靜靜地躺著他們的好同事、好朋友、好榜樣——33歲的袁雅遜,在抗震救災途中因公殉職的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
哀樂綿綿,抽泣聲聲,悲浸折多河。“雅遜,一路走好”,呼喚再輕聲,也如冰冷風刀一般刻著每一位前來參加袁雅遜遺體告別儀式的人心。
遺像上的袁雅遜依然年輕帥氣、眼神堅毅,一如他生前,給人以力量。誰曾想過,兩次參加抗震救災的他,這次竟走得如此匆匆,還來不及告別年事已高的雙親,還未完全施展開他“以全部身心回報家鄉(xiāng)”的滿腔熱血。“為黨旗增輝,為團旗添彩!”這位樸實的藏族黨員,用年輕的生命在抗震救災一線踐行了共產(chǎn)黨員的錚錚誓言,化成康巴高原上空一顆最亮的星!
回歸:
他匆匆遠行,走出了一腔熱血
袁雅遜生于1981年4月,2000年11月在康定縣團縣委參加工作,從一名年輕的團干部成長為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甘孜州少工委主任,甘孜州直屬團委書記??刀?.3級地震發(fā)生后,11月26日16時,袁雅遜在前往道孚縣配送救災物資的返程途中,發(fā)生車禍因公殉職。
噩耗傳來后的這5天里,絡(luò)繹不絕的當?shù)馗刹咳罕娗巴`堂悼念袁雅遜,除與他相知、相識、相交的人外,更有許許多多只是聽聞過他事跡的人。
在旁人眼中,袁雅遜是個什么樣的人?
雙眼紅腫的同事蔣永菊說:“雅遜為人親和,如兄弟姊妹般關(guān)愛同事。”悲痛萬分的哥哥袁雅卓說弟弟一直是自己工作中的榜樣:“他工作一直都很拼命,常說年輕就該加倍努力,等到老了才有美好的回憶……”
一名優(yōu)秀的干部,總是容易被大家記住的。
告別儀式上,一朵朵菊花寄托人們的哀思和敬意。“我認識他,他經(jīng)常在電視上主持節(jié)目,是一個多才多藝、非常能干的小伙子。”在康定縣開麻辣燙店的許老板感嘆,太可惜了!
在康定縣委宣傳部工作的李銘霞并不認識袁雅遜,可身邊很多朋友給她講述了袁雅遜的敬業(yè)和創(chuàng)新精神,“他是一個敢于為理想奮斗的人,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勇于擔當和堅忍奮進的品質(zhì)。”“兄弟,你遠行,走出了一腔熱血,走出了一生精彩,匆匆上路,無數(shù)祈禱護佑著你,活著灑脫,離去榮光!”這首詩出自甘孜州一名干部之手,也是當?shù)馗刹咳罕娮园l(fā)緬懷袁雅遜的眾多詩歌之一。
定格:
刻在他生命年輪上的最后印記
11月26日,袁雅遜與世長辭的日子,這離他從外地趕回康定參加抗震救災不過3天時間。
11月22日,正在外地的袁雅遜得知康定發(fā)生地震的消息后,焦急地給團州委書記洛絨拉珍打電話請纓上陣,“作為團干部,這個時候必須帶著青年一起上。”洛絨拉珍心痛已經(jīng)很久沒有休息過的他,讓他先原地待命,等待通知。
讓人煎熬的一晚過去了,實在按捺不住的袁雅遜決定回康定。剛到康定,為了能上一線,他和洛絨拉珍急紅了臉:“玉樹地震時我到過現(xiàn)場,我有經(jīng)驗,這次我請求去震中一線!”
當時震中已有團州委的工作團隊,袁雅遜被安排留守后方負責后勤保障、物資募集、平臺外宣等工作。接受任務(wù)后,他立即開始組織物資募集,安排采寫宣傳稿件,“我們給前線的志愿者鼓勁加油。”
11月25日一早,袁雅遜與團省委和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wù)中心抗震救災工作組,來到康定縣塔公鄉(xiāng)中心校、新都橋小學、木雅祖慶小學和營官希望小學,了解受災情況,討論青基會參與抗震救災工作方案。當晚8點過,他同工作組一道慰問了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這一忙又是一天,離開辦公室時,已是晚上10點過。
袁雅遜回到家中,梳理著次日的工作,就在這時,又發(fā)生了5.8級地震,他立即發(fā)了一條微信:“康定又余震,有老弱不方便者如需在外露宿,可到非遺博物館,這是傳統(tǒng)崩柯建筑……”
袁雅遜已習慣用互聯(lián)網(wǎng)傳遞信息,11月26日10時40分,他在微信朋友圈發(fā)表了一條信息:“震后八美的天空”,配文的是一張藍天白云的照片,這是他在前往道孚縣八美鎮(zhèn)勘查災情途中拍攝的。
但誰也不曾想,這條微信卻成為他刻在自己生命年輪上的最后印記。
這條微信發(fā)出后不到5個小時,他殉職在了抗震救災的冰雪路上。
激勵:
“他的光亮必在甘孜大地薪火相傳
33歲的人生,寫滿壯麗篇章。“四川省優(yōu)秀團干部”、“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四川省五一勞動獎?wù)?rdquo;、“四川省參與玉樹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一件件榮譽反映出袁雅遜的工作出色。一如他留給大家的印象永遠是“拼著命地干事”。
2013年1月,到團州委副書記崗位上報到?jīng)]幾天,他就立即展開了調(diào)研走訪工作,并根據(jù)調(diào)研結(jié)果提出要在全州范圍內(nèi)開展“心愿快車”公益活動。這是一個專為留守兒童、未成年孤兒、服刑人員子女、進城務(wù)工人員子女、貧困家庭子女等特殊困難青少年實現(xiàn)心愿的活動。2013年1月19日,“心愿快車”活動啟動,到袁雅遜殉職時,已累計實現(xiàn)了孩子們27847個心愿。
“他會逐一盯緊資料收集、核實、心愿認領(lǐng)、對接、反饋等細節(jié),不希望漏掉任何一個孩子的希望。”團州委干部曉拉姆說。自此,袁雅遜成為同事眼中的“工作狂”,他說,“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康定縣文化體育與新聞廣播影視局局長吳躍鳳就見證過袁雅遜那股拼勁:采取寓教于樂的形式,先后組織了“康巴藏區(qū)團旗紅”、“康定兒童攜手奧運”、“跑馬山下真情演唱”、“紅色歌曲進校園”、“康巴紅領(lǐng)巾心向黨”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一年時間里開展那么多活動,這在團縣委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袁雅遜殉職后,甘孜州委追授他為“甘孜州抗震救災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團省委、省青聯(lián)為他追授“四川青年五四獎?wù)?rdquo;。這次,他再也無法親自領(lǐng)獎。
獎牌,記在干部群眾心間,也激勵著更多人像袁雅遜一樣,“以全部身心回報家鄉(xiāng)”。
在康定地震震中區(qū)域的塔公鎮(zhèn),下馬龍村村長約勒不顧80多歲的父親尚未得到安置,一直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組織村民開展抗震自救。個體戶楊錦強、舒光全等人主動找到塔公鎮(zhèn)政府,無償提供車輛運送傷員和救災物資……年輕的袁雅遜,成為康定一面鮮艷的旗幟,激勵干部群眾奮勇向前。“他就是一顆在高原隕落的星星,他的光亮必在甘孜大地薪火相傳。”甘孜州委書記胡昌升說,全州干部職工一定會以袁雅遜為榜樣,將他恪盡職守、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良品質(zhì)傳承發(fā)揚下去,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建設(shè)好美麗生態(tài)和諧幸福新甘孜。
袁雅遜的骨灰將回歸丹巴故里,那片養(yǎng)育他的山水將接納他的回歸。他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寫在甘孜大地,刻在113萬甘孜兒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