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親
按彝族的習俗,如果有兩個或幾個姑娘同一天嫁到同一個村鎮(zhèn),那么先進村寨的新娘會更加吉祥如意。如此,姑娘出嫁前總要打聽好,是否還有別的姑娘也在自己出嫁那天嫁到同一村寨,如果有,就盡量避開時辰或日子;實在避不開,便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搶先進村。如果送親的隊伍走到路上,發(fā)現(xiàn)前面有另一送親隊伍過來的話,送親的人要盡量避開另一方送親隊伍,或者讓送親的(舅舅、哥哥、兄弟、媒人、背親者等),把披氈或擦爾瓦脫下來鋪墊在路上,蓋住前面的馬蹄印后,讓已方的新娘通過,以示這一方的新娘不踏別人走過的舊路。如果在路途中碰巧遇到另一方面的送親隊伍,兩位新娘可在馬背上瓦換禮物互贈針線或者倒酒給對方喝,并且相互祝福在各自的生活當中生兒育女多多,福氣多多,快快樂樂,家運昌盛。這就是說兩方的新娘和送親的隊伍是相互平等的。如男方遠居,需要趕車或者在中途過夜的,其車費、吃住費用都要由女方準備。如送親隊伍路途上人煙稀少,新娘家還要為每個送親者備好干糧,以便在路上充饑過夜。途中過夜時,新娘不能進入借宿者的家,要在戶外由新娘的叔叔或親哥哥和伴娘共同守護新娘過夜。送親隊伍住宿均在外邊,可以找借宿者要食物吃,過夜所需物資也可借用。借宿者不能為難送親者,這是彝族的規(guī)矩。因此,沒有任何人故意刁難,相反,人們都積極而且真誠地款待新娘和送親人員。
迎親
送親隊伍來到新郎家的領(lǐng)地后,不能直接進入新郎家,要在外邊的過道或者院壩稍等片刻(彝族稱呼為泊沃泊頭支,譯成漢語則是翻越山峰之意)。新郎家會派出人員前來迎接新娘即迎親(彝稱席執(zhí)),迎親時必須帶一只母綿羊來,作為新郎送給新娘的見面禮。過去的婚禮是這樣做的,而今改成送錢了,一般來說象征性地送上十來塊錢就行了。送親人一來,新郎家要盡快派出人員帶上酒和煙前來迎接客隊并先散煙、后敬酒。按慣例迎新的人還要說上幾句問候語“尊敬的來賓們,當你們來到草原上時,我們指派一對云雀去迎接,不知它們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蕨芨草坪時,我們打發(fā)一對鶿雞去迎接,不知它們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竹林邊時,我們差遣一對錦雞去迎接,不知接到了沒有?當你們來到森林里時,我們使喚一對老熊去迎接,不知接到了沒有?當你們來到高山時,我們驅(qū)趕一對麂子去迎接,不知迎到了沒有?當你們來到懸崖邊時,我們放出一對蜜蜂去迎接,不知它們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大河邊時,我們調(diào)派一對水獺去迎接,不知它們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村邊時,我們委派一對白狗去迎接,不知它們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房前時,我們佐使一對仔豬去迎接,不知它們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屋檐時,我們誘導一對雞崽去迎接,不知來了沒有?當你們來到屋內(nèi)時,我們聘請兩個姑娘去迎接,不知她們接到了沒有?當你們來到火塘邊時,我們辛勞兩個小伙迎接,不知他們前往沒有?遠方來的客人喲,如果都在見面之前錯過,請原諒途中招待不周;尊敬的客人請不要見外,請接受我們深摯的歉意”。說完這些以后,趕快給客人敬酒散煙,用委婉的語言說出散煙接客規(guī)矩,散煙象征傳宗接代的意思。然后,再倒出酒來給客人們喝,用“彝家相中的是酒名聲,藏人看中的是茶名氣”的格言來給客人敬酒。此時此刻,客人們也要一邊吸著煙,一邊喝著酒,并且用夸張的語言贊美主人家待人心誠,祝愿新郎家福氣多多、財源茂盛、人丁興旺,新娘的到來給新郎家?guī)砀R舻仍~語來贊美對方。同時,按彝族習俗,居住在新郎家的村子的新娘家的親戚朋友或者是同宗族的人,在新娘還未進門之前,親朋好友們要帶著炒飯或者是烙蕎巴到路邊迎接新娘,讓新娘先吃,意為給新娘敬獻好菜的意思。親戚朋友們送來的食物吃不完的,就當場送給護送新娘來的小孩或者背親的人員吃,而且把鍋盔留在身邊,等到吃喜酒時,揀些肉食在里邊還給前來敬獻食物的主人。以示新娘家的親戚朋友之間團結(jié)友愛,有飯同吃有肉共享,家族遍布天下,是一家勢力雄厚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