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斗篷

甘孜日報    2017年12月13日

■黃孝紀(jì)

        每次讀到張志和的那首小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眼前就會清晰浮現(xiàn)一個風(fēng)雨中頭戴斗笠的漁夫形象。這漁夫,其身份自然就是農(nóng)民。他的那頂青箬笠,其形制,千百年來由一代又一代的農(nóng)民因襲了下來,直到二三十年前我的青少年時期。

      在八公分村,這件雨天必備的竹器我們叫做斗篷,厚實的大圓盤中央,凸出一個圓錐的尖頂,由兩層篾片交叉織成,中間夾一層箬葉,宛如一個大蘑菇。村里沒有楠竹林,自然也就沒有專業(yè)制作斗篷的篾匠。低矮成叢的箬竹是有的,村莊的后龍山和村北的樅山尤多。在溪溝邊,在密集喬木下的陰濕處,箬竹長得密密匝匝,葉片寬過手掌,深綠發(fā)亮。這尋常的葉片,一年中我們只在端午包粽子時挑了寬大的摘了來,其余的日子無人問津。村人買新斗篷,或是趕村東八里的黃泥圩,或者是趕村南七里的東城圩,一年里,也不時有挑了一擔(dān)新斗篷的行商來村里叫賣。

       每戶人家的墻釘上,都會掛著四五頂斗篷,多數(shù)已經(jīng)陳舊發(fā)黑,有的甚至爛掉了邊緣。落雨的日子,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每有外出,比如喂豬,挑水,串門,上學(xué),都是順手拿一頂舊斗篷戴頭上。斗篷下的圓口處,往往穿了一根細繩子,已被汗?jié)n和雨水浸泡得發(fā)黑,在下巴下面系一個結(jié),能防止被大風(fēng)刮落。

     春插的時候,正是雨季,春雨嘩嘩地下,但水田里的農(nóng)事可耽誤不得。犁田耙田的老農(nóng),頭戴斗篷,身披蓑衣,卷著褲腿,赤著雙腳,扶著犁耙,揮著竹竿,喝著嗓子,驅(qū)著水牛,在雨幕里緩緩前行。扯秧往往是全家一齊上陣,七八歲的孩子,也是半個小勞動力,一律頭戴斗篷,背上或披一床蓑衣,或者綁一塊長薄膜雨布,弓著腰,在水田里嘩嘩地扯秧,洗秧,扎秧,泥水濺滿了身前的衣褲和臉面。一廂一廂的綠秧漸次扯光了,一扎一扎的秧苗從秧田里提到田埂上,裝進竹篩子,挑往待插的水田,拋秧,插秧。這是一件十分辛苦的農(nóng)活,盡管戴著斗篷,披著蓑衣雨布,一天下來,身上的衣褲往往也已經(jīng)濕透。這段日子,村莊所有的新舊斗篷全都傾巢而出,在風(fēng)雨里行走。

      相比而言,村前小河洪水泛濫的日子,于我倒是充滿了喜悅和艷羨。那么一兩天里,大雨嘩嘩,黃湯漫漫,河的兩岸,往來著頭戴斗篷,腰綁魚簍,身披蓑衣的成人或少年,背一根長篙撈網(wǎng),不時在岸邊停住,雙手握著長篙,伸進河水里撈魚蝦泥鰍。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母親擔(dān)心我的安全,總是不肯為我買一張這樣的撈網(wǎng)。不曾想到,20來歲,我中專畢業(yè)后參加工作,一度因為失業(yè)在家,恰逢春洪漫漶,而成了一名戴斗篷披蓑衣背撈網(wǎng)的漁夫。這差不多也是我與斗篷肌膚相親的最后記憶。

      盛夏烈日,村人也有戴斗篷的,想必或是家中草帽不夠,或者是沒有草帽。比如扯花生的日子,太陽毒辣如火,頭皮曬得發(fā)麻,偶爾也能看見大人或孩子,在花生土里,或者回家的路上,不合時宜地戴著笨重的斗篷。

      斗篷用久了,陳舊發(fā)黑,硬脆破爛,拆散了,是一扎引火的好燃料。

      村人嘴邊常掛著一句俗語:“斗篷底下藏君子?!奔仁莿钊?,也是贊物。


  • 上一篇:年豬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