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字字句句總關(guān)情

甘孜日報    2019年07月03日

       ◎徐希平 彭超

       自1982年在《新草地》上發(fā)表第一篇短篇小說《順哥》以來,谷運龍已陸續(xù)發(fā)表了數(shù)十篇短篇小說和散文作品。其中如《飄逝的花瓣》 《滾上山的石頭》 《第十任廠長》 《別了——那些小白臉》 《苦澀的夢》 《愛的拼搏》 《老辣子》等短篇小說都有較大的影響?!讹h逝的花瓣》1985年獲第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二等獎,成為第一篇獲全國性創(chuàng)作獎的羌族作者的小說作品,同時該作品還獲四川省首屆郭沫若文學(xué)榮譽獎。

      《谷運龍散文選》全書分為三輯:《民族的背影》 《孤獨的鄉(xiāng)愁》和《山外的世界》。貫穿全書的是谷運龍先生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對本民族的自豪,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熱愛,以及對山外世界的關(guān)注等。這是一個至情至性的男人,熱烈深沉地愛著生養(yǎng)他的土地和人民。本文的標題取自他散文《字字句句總關(guān)情》的題目,我覺得這個題目最能說明他散文的特點,就是一個“情”字。這個“情”字,在文中一會表現(xiàn)為思念親人、懷念家鄉(xiāng)的“小愛”;一會又表現(xiàn)為心系世事、關(guān)心國家民族的“大愛”。

        一

       散文選集的開篇就是《一個民族的背影》,字里行間中交織著作者復(fù)雜的情感。羌族,烙印在歷史上的一個東方大族,曾經(jīng)馳騁沙場,激蕩歷史,但是昔日的輝煌如今已經(jīng)不在,“他們偉大的身軀都到哪里去了呢?他們奔馳的馬隊都到哪里去了呢?他們漫山的牛羊都到哪里去了呢?”作者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望著這個民族的背影,我感到徹骨的悲涼??粗@個民族的歷史,我感到?jīng)_天的憤慨?!?/p>

       文為心聲,作者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這個古老民族的日漸式微與衰落,以及作者那滿腔的悲涼與無奈,我們幾乎可以聽到作者痛徹心扉的吶喊:“我們只看到一個偉大民族的依稀背影,聆聽到一個偉大民族長歌當哭的警世呼喚?!蔽恼碌哪┪?,作者由衷地從心底里為羌族人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幸福生活感到欣喜和高興,“新中國成立以后,羌人就再沒有了噩夢的驚擾。于是,這個民族才真正地享受了陽光溫馨的撫愛,承接了雨露甘甜的滋潤。他們早已從馬背上跳下來,演繹著現(xiàn)代文明。清風(fēng)徐來,流水東去,他們便悠然自得地坐下來,扯起嗓子吼一段美滋滋的山歌,喝一盅沁人心脾的咂酒,昭示著這山這水的靈性,抒發(fā)這朝這代的幸福?!睆闹胁浑y窺出作者熱愛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滾燙紅心。

       因為熱愛著這個民族,作者同樣地也深沉地熱愛著這個民族的女人們,《爾瑪女人》中多苦的阿媽,多苦的阿姐,多苦的小阿妹們,正是因為有了您們,在“苦難中你們馱載了一個民族的不息繁衍;苦難中你們養(yǎng)育一個民族的不斷壯大?!泵褡宓纳⒎毖?,怎能少得了這些偉大的憂傷的女人們,在羌笛的幽怨旋律中,歷經(jīng)戰(zhàn)火后的民族開始了支離破碎的長途遷徙,他們終于來到了一條名為岷江的上游地區(qū),在這里,“女人們用淚水浸泡了生長悲傷的田園,用梭子穿織了編織苦難的生活。”任何一個民族,女人們均與其共生共存,一個民族的歷史也就是這個民族女人們的歷史。羌族則尤甚,作者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一部爾瑪人歷史的序言是歸結(jié)于一個‘姜’字。爾瑪人是女性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姜’字即滋潤一個剽悍蠻荒的民族,又栩栩如生的道出了勞動對象的所有內(nèi)涵?!睔v史文獻中所記載的姜原就是周人的女始祖,沒有姜原的存在,也就沒有周人的昌盛發(fā)達,也就沒有后來綿延千年的華夏文明。爾瑪女人是偉大的,如同她們偉大的民族,正是因為有了她們的存在,我們偉大祖國民族大家庭中才會有如此眾多的兄弟姐妹。祖國的文明之花才會綻放得如此的絢爛多姿。今天生活在祖國的各個民族或多或少、或遠或近都與羌族有著絲絲縷縷的聯(lián)系與瓜葛。

       作者的筆觸并不僅僅止于對自己本民族的書寫與思考,他更多將視野拓展到山外的世界,有對中國歷史的思考,對時代新氣息的敏銳感受,對現(xiàn)代高科技訊息的捕捉,作者在對山外世界肯定和贊美的同時,也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斷,這些都顯示了作者異于常人的遠見卓識?!陡形虮本┑妮x煌與憂傷》中,作者對長城、定陵、頤和園、故宮的思考中,有對歷史的反思,對未來的向往,引人以無限的遐思并重新去審視這些過往的輝煌。作者對北京的感悟是:“這些輝煌的憂傷和憂傷的輝煌蒂落之時,總沉甸甸地把中國大地敲得山響?!睂τ陂L城,一般人僅僅停留在對古代文明的嘖嘖稱奇和慨嘆上,而谷運龍先生卻有著他自己的思索,他提到長城,他說:“多丟人的一段中國歷史、多復(fù)雜的一種民族橫向關(guān)系。沒想到野蠻的極致竟孕育文明;沒想到古代悲哀的絕頂卻成為今天淋漓的歌唱。能不恨嗎?”對定陵,作者將它與長城作比較,認為:“長城是一種久遠的沸騰、生命的激蕩、民族氣質(zhì)的堅忍不拔。定陵卻是一種死亡的鋪陳、寂寞的憂傷、大度的揮霍?!标P(guān)于定陵的思考,作者在文章末尾的總結(jié)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任何王朝都可能毀滅,任何玉體金身都會腐爛,惟有思想埋沒不得、掩蓋不得,只有道德死去不得。任何人,大至一國元首,小到一介草民都應(yīng)把墓修在人民心中,讓人民永世景仰?!边@樣的聲音,在當下的這個社會,尤其有特別的意義。執(zhí)政者應(yīng)該時刻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上,人民事情比天大,作為領(lǐng)導(dǎo)干部,谷運龍盡力履行職責,心里時刻裝著全州各族百姓,他熱切地期盼人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他一心想把人民帶上一條充滿希望的康莊大道。

      他在《飄逸在云南的情思》中,有對生態(tài)文明的關(guān)注;在《感悟溫州》中,有對市場經(jīng)濟的思考;在《人妖》中,有人道主義的關(guān)懷,字里行間中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在《草原駛來的紅帆船》、《扎西德勒圣地阿壩》中,有對改革開放和新政策的肯定與欣喜等等,這些無不體現(xiàn)著作者對祖國對人民的關(guān)心和熱愛,體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和情懷,體現(xiàn)了一個領(lǐng)導(dǎo)干部的擔當和責任。一本選集,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滾燙、激蕩的雄心,觸摸到了作者對祖國人民的一片深情,聆聽到了作者對親人柔情的耳語。一本文集,大愛與小愛同在,柔情與壯志共存。只有一個立體的人,一個有豐富內(nèi)涵的人,一個有充沛情感的人,才會有如此令人唏噓動容的文字,才會有如此深邃的思考。

        二

       谷運龍先生的散文,字字句句皆飽含深情,讀之令人動容。文中念及親人和故鄉(xiāng)的濃濃親情在散文集中的第二輯《孤獨的鄉(xiāng)愁》中體現(xiàn)得尤為綿長和感人。《家有半坑破爛鞋》溢滿了作者對自己父親和母親的疼痛與憐愛,也贊美了勤勞農(nóng)人們對土地的熱愛與依戀,“我又看見父親在油燈下敝帚自珍地補著他的農(nóng)田鞋,情思從那打蠟的線中飛出,五谷的香氣從那鞋中溢出,興旺的六畜在那鞋里高昂地嘶鳴?!薄拔页3?匆娕R近過年時,母親為趕做我們的新鞋,手纏布條刷刷地將鞋底納至深夜。眼熬紅了,手勒腫了,人瘦弱了。破破爛爛的鞋堆中跳躍著母親完整的心?!弊掷镄虚g中,作者對父母的心疼和愛憐是觸手可及。

       這種真摯情感在《淘金》中也有表現(xiàn),文中有段描述父親形象的文字,“我突然對我的父親生出一種特別的敬意,同時又夾著淡淡的心酸。他蒼老多了,還不足五十歲的人,倒像已年逾花甲。牙齒落完了,嘴癟了,眼落坑兒了。”作者對因辛勞過度而過早衰老的父親是心疼不已,在心酸的同時又對父親生出一種敬意。這是一種復(fù)雜的情感,父親瘦小羸弱的身軀,在風(fēng)雨飄搖的艱難年代中將這個家穩(wěn)穩(wěn)地支撐起來。正是在如山般的父愛呵護下,作者才能健康成長,才能“飛”出去。父親樸素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他說:“你以為硬是下河淘金才叫淘金。這淘金的門路多得很。你們念書、工作不也是在淘金?!备赣H的話引作者常常思索他此生的“淘金”之路。作者通過對父親的描寫,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農(nóng)民勤勞樸實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在《土地的戀情》中,父親對作者說道:“變了泥鰍,還怕沾泥巴?再說,沒有地種了,這心里空落落的總不是味道。笑,有啥笑的,農(nóng)民種地天經(jīng)地義!”作者在“瑩瑩淚光中”看到“父親仿佛也變成了一棵樹,綠意充盈地搖曳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弊髡吒袊@道:“是啊,他把根深深地扎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所以他離不開故鄉(xiāng)那片永遠充滿愛戀、充滿莊嚴的土地?!蔽闹兴袊@的對象,從表層上看起來好像僅僅是自己的父親,其實作者從深層次上揭示出了中國的農(nóng)民們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農(nóng)民的衣食父母的簡單道理。這對當下全國火熱的土地市場有一定的警醒作用:農(nóng)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開發(fā)商占用,致使一部分農(nóng)民失去了他們祖祖輩輩的安身立命之所。作為一方土地的領(lǐng)導(dǎo)干部,作者在看待身邊諸事時,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判斷,視野和深度皆有別于他人。

       作者對親人的這種深情與愛憐在《母親心中的佛》 《新墳》 《姐姐》等文中都有自然流露。在《母親心中的佛》中,作者被偉大的母愛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媽媽回來時已是落日時分。我目睹她從對面山坡上細長的小道上匆匆地走下來。濃烈的喜悅從她飄飛的白發(fā)中彌散開去,浸潤出兒女們崇敬的千般綠意。我站在后門的石階上,用愛憐的目光迎接著我圣潔如月光的媽媽,一腔柔情的話想傾訴給她,撫慰一下她勞累的心靈。可是,當她說:‘我回來了’時,我竟說不出一句好聽的話,傻乎乎的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痹凇缎聣灐分?,有對大媽深深的愧疚和感動:“大媽對我的愛,卻不得不說是一種厚重而永遠的母愛?!薄跋胫髬寣ξ业暮?、大媽的苦難和痛苦,就流下來不好受的眼淚。我一把握住她的手,含著淚點點頭,久久不忍離去?!痹凇督憬恪芬晃闹?,則是作者對姐姐揪心的心疼與不舍:“我到醫(yī)院去看她時,醫(yī)生叫她,她怔怔地從病房里走出來,木訥的表情,瘦弱的身體,穿著寬松而肥大的病號服,一看見我,還未叫出名字眼淚就珠玉似的往下落。我抱住她,叫著姐姐,眼淚也流了出來。我把她扶坐在椅子上。她望著我,懇求我接她回去,我勸她要聽醫(yī)生的話好好養(yǎng)病。她哭著哀求著?!边@些情深意長的文字讀起來讓人回腸蕩氣,為之動容。作為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無不為這些深情浸潤著的文字所感動、所流淚。

      作者這種細細密密、情意深重的“小愛”在文中是無處不在,彌漫于作者所有的文字當中,《孤獨的鄉(xiāng)愁》最濃最烈,《民族的背影》和《山外的世界》也同樣是稠得化不開、厘不清。在《莊稼人的感覺》中,源于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對家鄉(xiāng)強烈的喜愛,作者筆下的各種家鄉(xiāng)小吃,讓讀者是饞涎欲滴,直吞口水?!豆陋毜泥l(xiāng)愁》中,作者描寫家鄉(xiāng)的現(xiàn)狀讓人十分震撼,“每一年春節(jié)回家,為了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即使離電站最近的桃坪,一臺電視機前面至少得串聯(lián)二至三個調(diào)壓器,一個燈泡也要用一個調(diào)壓器,否則電燈如瞌睡人的眼,電視也只能是擺設(shè)一個。我親身感受了在500瓦燈泡之下點著四根蠟燭吃年夜飯的滋味,那是個什么樣的滋味呢,至今我說不出來?!睂τ诙际欣锷畹娜藗儊碚f,桃坪用電緊張的狀況是我們根本無法想象的。500瓦的燈泡,我們幾乎就沒有概念。點著500瓦的燈泡的同時,吃飯還需要點亮四根蠟燭,而電視幾乎就形同虛設(shè)。讀到此段文字,感到十分的震撼,使人想到中國廣大農(nóng)村里的農(nóng)民的生存現(xiàn)狀和生活場景,讓人瞬間理解了谷運龍先生為什么眼里總是常含著眼淚,作為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感、有情感的真正中國人,沒有不為之動容的,更何況那是一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作者從心底深處喊出了:“故鄉(xiāng)需要光明、需要動力!”作者的吶喊,喊出了千千萬萬農(nóng)民的心聲和希望。

      三

      阿來評價作者的小說,認為他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熟悉、對普通人命運的關(guān)注與同情”,“向我們奉獻了自然天成、生活氣息濃郁并已兼及人物性格刻畫的作品。”這段評論同樣適用于作者的散文創(chuàng)作,谷運龍先生正是憑借著自己對周圍環(huán)境和身邊人物的熟悉與關(guān)注,筆下才會有那一幅幅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畫面和場景,以及那一個個令人難忘的生動形象。

       谷運龍長期生活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對當?shù)孛褡屣L(fēng)情十分熟悉,對這塊土地滿含深情,這是他寫作的基礎(chǔ)。因此也頗得好評。人們?yōu)槠洹澳墼诠P端長達五千多年悲愴凝重的羌族歷史所震撼;被谷運龍發(fā)自爾瑪人靈魂深處的熾熱情懷所感動”,“與其說谷運龍先生是羌族中一位富有成就的散文家,還不如說他是一位辯思的哲人,因為谷運龍先生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濃郁的藝術(shù)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種詩意的寫作風(fēng)格,而構(gòu)成這種風(fēng)格的,恰好就是那種雅致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guān)懷的文化品位?!薄澳阕x了谷先生的散文,你就知道什么是人人心中均有,人人筆下均無,你就明白什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就理解什么是于無聲處聽驚雷?!薄伴L城很多人寫了,像說明文,要把它寫得鮮活,寫得真切,寫得哲理,我是第一次見。羌寨就在我們身邊,卻沒有進我們心里,把它寫得清新、寫得含蓄、寫得哀怨,我是第一次讀。”都從不同角度揭示其特點及其藝術(shù)感染力。

       谷運龍散文選集,于2006年獲得了第五屆四川文學(xué)獎,選入其中的《家有半坑破爛鞋》,獲得了四川省第二屆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獎,《岷江——母親的河》獲得了四川省第三屆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獎,《輕言細語話黃龍》獲得了中國第四屆南國冰雪節(jié)暨首屆阿壩大九寨冰瀑旅游節(jié)“大九寨之冬”有獎?wù)魑奶貏e獎。谷運龍先生的作品分別在《大家》 《西藏文學(xué)》 《美文》 《現(xiàn)代作家》 《四川文學(xué)》等都有刊載發(fā)表。所有這一切,說明了谷運龍先生的創(chuàng)作生命力是相當旺盛的。但是,作者散文選集扉頁的自序中,說自己是:“長期從政,余好文學(xué)。二十五載,文政合一,以政附文,以文承政。政田盈實,文土禾瘦,喜在其中,悲亦在其中。人誠而笨,文實而拙?!惫认壬苤t虛,他說他是“政田盈實,文土禾瘦”,實際上他是政田、文土皆盈實,非他本人所說的文土禾瘦。至于“人誠而笨,文實而拙”,雖為作者自謙之詞,實也道出了作者筆墨文字的主要特征:“誠”與“實”,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情”。作者因為對生活的熟悉,對周遭人與事的關(guān)注與熱情,形諸于文字,則充滿了真情實感,文字雖樸實卻很深刻,雖通俗卻很耐人尋味。

      有人說谷運龍的散文創(chuàng)作太沉迷于小我,而缺乏宏大的視野。當然,不同的讀者,心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對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觀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宏大的敘事,恢宏的視野,原本也不是散文這種體裁所能承載的。即使要表現(xiàn)社會大事件,也并非一定要通過宏大敘事來完成和表現(xiàn)。谷先生的散文創(chuàng)作雖以情勝,但并不乏理,不少文章閃耀著作者睿智的見解和精警的哲理,在反映故土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也向人們展現(xiàn)了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民風(fēng)民俗的歷史變遷。

      本文主要討論谷先生的散文創(chuàng)作,而不涉其他文體。正如此前筆者參加李明主編《羌族文學(xué)史》讀其小說《飄逝的花瓣》時所指出:谷運龍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本傾向是“寫普通人的遭遇,以此反映時代的縮影,表現(xiàn)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社會變化和人們新的精神風(fēng)貌。”其實,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谷運龍的創(chuàng)作都是扎根于他長期的生活實踐,以及他對羌族人民勤勞善良的美德的感受,由此而形成的一種強烈創(chuàng)作沖動激蕩作者將這些感受形諸于筆端,以反映和表現(xiàn)本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所以我們說,沒有作者對祖國人民的熱情關(guān)注,沒有對民族親人的深情厚意,就不會有作者今天“文土盈實”,羌族文壇中就不會有如此絢爛的一朵文學(xué)奇葩。


  • 上一篇:延安情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