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丹巴十三角碉

甘孜日報    2019年10月25日

      ◎楊全富

      從碉樓底算起,像這樣的共有163層,每一層的高度約為13厘米,從而推算出整個碉樓的高度約為21米到22米之間。走到碉樓下,我圍著碉樓轉(zhuǎn)了一圈,對每一個角都進(jìn)行了測量。十三角碉一共有十三個外角,每兩個外角之間就有一個內(nèi)角。外角角度在80至90度之間,里面的角度數(shù)在90到100之間。每一個角之間間距大約為230厘米到250厘米之間。如果從每個角的頂點處畫出一條中規(guī)中矩的曲線,就能組成一個圓。五年前,這座碉樓還沒有修復(fù)。我曾走進(jìn)碉樓里,從門洞處往下看,里面是一個圓筒狀,周長大約在2990厘米。從而推算出地面外直徑約為952厘米,內(nèi)直徑約為800厘米。

      十三角碉與四角碉樓相比較,從它的門洞、射擊孔算起,與四角碉樓有很大的區(qū)別。從地面算起,門洞里地面高度約為760厘米,略高于四角碉的門洞高度。門洞修建在兩角之間,就像是一座壁龕。門的大小剛好能容下一人進(jìn)出,門框是用整根原木初加工而成,直徑大概在40厘米左右,門的上方放置著過橋木(主要起到支撐上部石墻的作用,因為形狀如過橋所搭的木頭,所以俗稱過橋木),因為需要支撐上面石墻的重量,因此較粗,直徑大概在50厘米左右。

      木頭上沒有雕刻,是典型的穿頭架子結(jié)構(gòu),古樸卻很實用。門洞的寬窄只有40厘米的樣子,高約120厘米。門洞下的門檻上,有物體拖動的痕跡。當(dāng)?shù)厝苏f,這是因為將門外的獨木梯抽取時所留下的痕跡。當(dāng)敵人來犯時,人們就躲進(jìn)碉樓里,再將外面的獨木梯抽上來。這樣,敵人在堅固的堡壘前束手無策。

門洞以上只有兩個窗洞,是房間采光所需。而四角碉樓的窗洞在四面墻上都有,兼具了采光和御敵的功效。從這里可以看出十三角碉樓的建造者,主要是考慮了整座碉樓的美觀,其次才是御敵之用。而四角樓主要用于抵御外敵入侵而修建的。十三角碉樓的門洞與采光窗洞之間的高度約為280厘米。采光窗洞巧妙地鑲嵌在兩面墻壁之間的縫隙處,與整個墻面渾然一體,如果不仔細(xì)查看,看不出洞口所在。

      在離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處破損的石墻。從縫隙中可以看到石墻的厚度,石墻厚約100厘米。再往下,石墻越厚。從這里可以推測出,接近地面時,石墻的厚度應(yīng)該在150厘米左右。聽當(dāng)?shù)厝酥v,在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時期,為了獲取石料,人們將一些碉樓拆除。人們發(fā)現(xiàn),碉樓的基腳都是由巨大的石塊鋪墊而成。我想眼前的這座十三角碉肯定也不列外,基腳也許是由多個巨石壘砌在一起而成,也許就是一塊碩大的石頭也未尚可知。

      據(jù)當(dāng)年維修碉樓的工匠說,十三角碉第一層空間狹小,里面有一些石質(zhì)水缸,主要是用來儲存水。而石墻越往上厚度越薄,其中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大,為人們儲藏食物及起居帶來極大的便利。所有的樓層都是用獨木梯相連,每一層樓梯口,都有關(guān)板,上面有木頭杠子,起到鎖具的作用。只需憑一人之力,就能抵擋敵人的進(jìn)攻。最高層,是人們的起居之所。圓筒狀的石墻里,幾根木頭從石墻里穿出來,縱橫交疊在一起。上面只需要覆蓋幾張薄板,再鋪上絨草,就是一張闊大舒適的床鋪。

     在十三角碉后,有高約40余米的四角碉樓,保存較為完整。它的高度約是十三角碉的兩倍,碉房內(nèi)呈正方形狀。其主要功能應(yīng)該是保護(hù)整座寨樓和十三角碉所修建。戰(zhàn)爭來臨時,人們可以鉆進(jìn)這座古碉,可以據(jù)險而守。為此在四角樓的墻壁上,有多個射擊孔,在東南方向的墻面上,有高約120厘米,寬約80厘米的門洞,距離地面的高度在520厘米左右。門朝東南方向,與太陽相接,吸日月之精華,充分展現(xiàn)了原住民對風(fēng)水的理解。這樣窄小的門洞,人只能側(cè)身而進(jìn),而且還要蹲下。從這樣的門洞里進(jìn)去,都要費一番周折,就更別說什么進(jìn)攻碉樓了。


  • 上一篇:他用音符訴說高原情深
  • 下一篇:花石包的傳說和鐵樁廟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