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自在行走的牛

甘孜日報    2020年07月14日

   ◎肖篤勇

   在丹巴縣城附近的馬路上,會時常遭遇正在行走的牛,三五成群,或獨步天下。牛犢高興時活蹦亂跳,成年的牛都走著穩(wěn)重而踏實的步伐,一副悠閑自在的神態(tài)。假若你開著車,為了安全而鳴響喇叭,有?;蚩肯逻?,但多數(shù)的時候它們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對喇叭聲似乎早已經(jīng)司空見慣,似乎在說這是車道人道也是牛道。你只好減速或停車避讓,這時,某頭牛對著你的車頭“哞哞”叫喚兩聲回應(yīng)一下,然后泰然自行而去。如果碰到一頭牛正好躺臥在馬路中央,瞪著圓鼓鼓、慘白帶血絲的大眼睛,嘴不停地磋磨著,估計你得屈尊下車,用肢體語言和吆喝聲與它交流,最好表達(dá)出友好——牛哥,理解一下,我還要趕時間。

   而在小金縣巴朗山飄著雪花的山坡上,在道孚縣八美鎮(zhèn)長滿青草和小黃花的草場上,看見放牧的牦牛,零星分布如移動的“雪域之舟”,匯聚成片形成蕩漾的牦牛的海洋,它們?nèi)淌苤吆虮窨惺刹莺筒莞?,那樣溫和、馴順和寧靜。

   這是在藏區(qū)還能看到的一道牛的風(fēng)景線,生命融進(jìn)大自然的一種美,讓我生出了感動和思考——牛何以在艱苦磨難中保持氣定神閑與安身立命的生命狀態(tài)?

   其實,從科學(xué)的角度理解,牛天生的生理構(gòu)造與習(xí)性造就了它們馴良與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但不知道為什么,我似乎更愿意從牛與人類長期以來形成的相互依賴、相互信任,甚至于相互崇拜的關(guān)系中來解讀牛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命狀態(tài)。

   在藏區(qū),牛實際上被藏民們當(dāng)成了“家人”。特別是牦牛,不僅僅成為藏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他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是從牦牛身上獲取的,以牦牛肉為主食,牦牛奶作營養(yǎng)飲品,牦牛皮毛制成衣服;牦牛也寄托著藏民們的精神信仰,比如對于白牦牛的崇拜,白牦牛經(jīng)過超度后要放歸自然讓其自生自滅,白牦牛是不少山神的化身,又比如對于普通牦牛的尊重,只要不是在殺牛季死掉的,當(dāng)?shù)厝藢λ鼈兌家M(jìn)行厚葬,有的還會請寺廟的喇嘛來念經(jīng)。還有,今天行走在甘孜、阿壩、昌都等藏區(qū),仍然能看見人們把牛的頭骨、角作為靈物來供奉,或者鑲嵌在石墻上供人視拜,甚至將剛殺的牛頭供奉在房頂上以示尊崇。

   由此看來,牛的溫和與馴順,也是與人長期相處的結(jié)果。還有,牛的氣定神閑與安身立命,包括它的自由自在,固然還有工業(yè)文明的進(jìn)步逐漸讓牛從“蠻力”中解放出來了的因素,但是否也包含著牛在艱苦環(huán)境下磨煉成的吃苦耐勞和勤勞奉獻(xiàn)的精神呢?包含著牛大智若愚、與人為善的低頭智慧呢?

   而這道美麗的牛的風(fēng)景線,已然在溫暖地揭示出一種民族向往和必然——脫貧攻堅,共同富裕,藏區(qū)人民正在用牛一般的勤勉踏實和奮斗精神走向幸福自由的生活,同偉大祖國一道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上一篇:小說連載|南山
  • 下一篇:魂牽夢繞故鄉(xiā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