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吳作人《藏茶傳》

甘孜日報    2023年09月22日

講述川藏茶馬古道傳奇

《藏茶傳》與孫明經等人在涉藏地區(qū)考察的影像資料有異曲同工之妙,相互印證,互為補充。

◎高富華 文/圖

蒼穹之下,雪域之上,有一條茶葉鋪成的“天路”。

這條“天路”,就是起源于雅安的川藏茶馬古道。

79年前,吳作人先生就走在川藏茶馬古道上——

上世紀30—40年代,隨著南京民國政府西遷重慶,一批藝術家在抗日大后方紛紛踏上西行雅安和康藏高原之路,探索具有民族本土風格的藝術道路。

吳作人先生在康巴高原一呆就是半年多,直到1945年2月初才返回雅安,2月中旬,離開雅安到了成都。隨后在成都、重慶進行畫展,但有一幅卷軸長卷沒有公開展出——

1945年 《藏茶傳》悄然問世

1944年6月,吳作人從成都到了雅安,盤桓十余天后,從雅安搭乘軍用卡車半月有余,一路顛簸前往西康省會康定。8月至10月,他在多吉扎參觀喇嘛廟跳神大廟會,參觀藏漢騎兵騎馬打靶演武比賽,畫了大量當?shù)厝宋?、景物的寫生作品,并在國立康定師范學校發(fā)表題為《談中國古代美術》的學術報告。10月31日,吳作人隨重慶交通部工程師勘察驗收團驗收康青公路。從康定前往玉樹,一路經折多山、過乾寧、思中,到達甘孜,在甘孜休整幾天后繼續(xù)向西北行進,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安勃拉山,來到長江源頭通天河渡口,進入青海地界,于11月中旬抵達玉樹。驗收團行程結束后,吳作人因為要返回康定取前期畫稿,又跟隨驗收團的另一隊,從玉樹出發(fā),一路經過通天河、石渠、竹慶,渡雅礱江,過甘孜,于12月10日前后折回康定。在康定舉辦個人畫展之后,吳作人離開康定前往瀘定,翻越二郎山,經雅安于1945年2月中旬回到成都。

經過一段時間的創(chuàng)作,1945、1946年相繼在成都、重慶舉行過畫展,但并沒有展出《藏茶傳》這幅畫,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負茶女》、《負水女》等作品,并沒有展出《藏茶傳》這幅畫。記者在網上搜索,除了有一些語焉不詳?shù)奈淖纸榻B外,檢索不到《藏茶傳》圖片。

《藏茶傳》究竟是一幅什么樣的作品,它是如何出現(xiàn)的?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在“前賢未見——吳作人畫熊貓”藝術展策展人謝一禾的幫助下,筆者輾轉找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老師陳雅蓉,她曾師從于吳作人先生的孫女婿、北京大學教授朱青山,2014年碩士畢業(yè)時,她的畢業(yè)論文正是《吳作人<藏茶傳>研究》。

陳雅蓉告訴筆者,2013年她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曾參與了《吳作人全集》的資料收集和檔案整理。她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學者研究吳作人先生在甘青、川康的“西行”游歷寫生以及對后世繪畫的影響,有的研究者并不知道有《藏茶傳》,有的雖然提到了《藏茶傳》,但大多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于是,她以吳作人《藏茶傳》的研究為碩士畢業(yè)論文的主題。

通過陳雅蓉的介紹,筆者還原了《藏茶傳》“悄然問世”、“轉瞬即逝”的過程。

吳作人在川、青、康采風期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與《藏茶傳》相關的速寫、素描稿。除了寫生外,他還記了筆記,記錄了行程,和路上見聞,為他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大量素材。

“6月29日到雅安,今天離開,在雅安整整住了10天?!?944年6月,吳作人先生來到雅安,他的目標是到康定采風。為了搭便車,他在雅安一等就是10多天。

7月10日,乘車離開雅安,經飛仙關抵達天全縣城,待天晴后繼續(xù)上路,翻越二郎山,遠望貢嘎山。經瀘定,過大渡河鐵索橋;8月抵達康定,宿于白家鍋莊。由于路況車況都較差,時走時停,從雅安到康定,吳作人先生足足花了三周時間……“

“車在蜿蜒山路前行時,看到汽車沿瓦斯溝向山中走去。還有一條道是沿大渡河邊走的。路都是在山沿上挖出來的。為人走的路挖得很窄。沿大渡河那條道上,有一個茶背子在行走。從前自雅安做茶磚,打好包,自一處背赴另一處。背茶者手里拄一根棍,休息時把背向山壁一靠,把棍拄在背子下面,人有如三條腿似的,不拿下背子也就休息了……”

回到成都后,他創(chuàng)作了《藏茶傳》卷軸畫(手卷橫軸),畫高38.4cm,長299.7cm。卷尾有吳作人先生自題“卅四年夏吳作人寫藏茶傳”,并有“吳作人”印章。

雖然沒有公開展出過,但《藏茶傳》在“藝術圈”中非常有名,在畫中還有傅抱石“吳作人藏茶傳 乙酉冬抱石署”的題簽和印章,還有沈尹默“藏茶傳 尹默”題字格印章??梢姼当⑸蛞人囆g家欣賞過此畫,并先后在上面題簽、題字。

吳作人和傅抱石落款時間分別表述不同,無論是“卅四年”,還是“乙酉年”,時間都是1945年。

后來,吳作人先生也作了自題:

茶產漢地制成茶磚后以竹篾為包苦力背負入山登西藏高原

輸送至打箭爐各鍋莊 鍋莊乃漢藏貿易商賈之宿棧 茶商復雇茶包縫工改犛皮包

出關期屆茶商乃集本地女工復背負至犛隊

烏拉娃以茶包上馱 藏語烏拉即徭役

茶幫犛隊出關運茶入草地

草地無市集 喇嘛寺僧眾兼管商業(yè)以物易物 茶既為藏民生活所必需 以亦可代幣

牧民煮茶

整個卷軸畫面由“漢茶入藏”、“改裝漢茶”、“烏拉娃背茶”、“牦隊運茶”、“集市易茶”、“牧民煮茶”六個部分組成。根據吳作人先生在卷尾的自題和畫面可知,該作品描繪的是抗戰(zhàn)時期雅安和康藏高原茶葉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消費所涉及的各道工序和流程。

1953年 《藏茶傳》隱身巴黎

《藏茶傳》卷軸長卷除傅抱石的題簽在卷軸上外,卷軸內容包括引首(沈尹默題字、吳作人自題長92.5cm)、畫面299.7cm,共計長392.7cm??胺Q巨幅長卷。

《藏茶傳》的悄然問世不久,轉眼間就就“消失”在世人眼里。

原來,吳作人先生將這幅畫送給了時任四川省教育廳廳長郭有守。喜歡文藝,自稱“藝奴”。吳作人先生先后兩次“西行”,郭有守都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第二次“西行”時囊中羞澀,郭有守介紹他為張群、劉文輝等達官貴人畫頭像賺取稿費,從而籌措游歷經費。同時,郭有守還為吳作人先生的“西行”游歷提供了很多方便。

正是為了表達對郭有守的感激之情,吳作人先生創(chuàng)作的首幅水墨《藏茶傳》,贈送給了郭有守。

郭有守何許人也?

郭有守是四川省資中縣人,與張大千先生有親戚關系。早年留學巴黎獲博士學位,精通英、法、德等多國語言。陳雅蓉在她的《吳作人〈藏茶傳〉研究》是這樣介紹的:

郭有守曾是中共秘密黨員。

筆者在網上查到一篇題為《神秘杰出人物——記抗戰(zhàn)時期的愛國教育家郭有守》的文章。文中稱:1947年,郭有守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原民國政府駐法國和比利士文化參事。新中國成立后,他遵從中共秘密指示: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身份,長期在國外積極聯(lián)絡海外文藝界人士,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介紹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因身份暴露,1966年遭到瑞士警方的拘捕,后經外交斡旋,取道蘇聯(lián)回中國,被安排在全國政協(xié)工作,1978年病逝。

1946年,郭有守將此畫帶到了法國。1947年,法國賽努奇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在巴黎舉辦“現(xiàn)代中國繪畫展覽”首次展出了《藏茶傳》。1946—1953年期間,《藏茶傳》還多次展出。

1953年,郭有守把該作品捐贈給了賽努奇博物館。

而法國賽努奇博物館是歐洲首屈一指的中國藝術品藏館。賽努奇博物館是法國繼吉美博物館之后第二大亞洲藝術博物館。賽努奇博物館以創(chuàng)始人——銀行家、記者和收藏家亨利·賽努奇(Henri Cernuschi)的名字命名。1871至1873年間,賽努奇曾環(huán)游世界,在中國和日本做過停留,他對亞洲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親手收藏了近5000件藝術品。

賽努奇博物館現(xiàn)收藏中國、韓國和日本的12500多件珍貴文物,長期展品900多件,為法國第二、歐洲第五大亞洲藝術博物館。其藏品中以中國佛像、繪畫、器皿、塑像、陶瓷、金器等文物為主。

1987年,吳作人先生攜夫人蕭淑芳訪問法國,賽努奇博物館為此舉辦了吳作人藝術作品展,再次展出《藏茶傳》;2013年,巴西“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也展出了《藏茶傳》。

由于《藏茶傳》長期隱身海外,雖然賽努奇博物館在定期展出出版的圖錄也有《藏茶傳》簡短的介紹,國內報刊偶爾也提及到《藏茶傳》,但由于只聞其名不見其畫,并沒有引起國內研究者的關注,以致《藏茶傳》這一巨幅長卷聲名不顯,作品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研究者更是寥寥。

2023年 《藏茶傳》重見天日

2023年5月25日,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主編,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秘書長吳寧、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擔任執(zhí)行主編的《吳作人全集》正式出版,出版首發(fā)式暨“吳作人及其時代”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第6卷中,收錄了《藏茶傳》長卷,并附陳雅蓉當年的碩士畢業(yè)論文《吳作人〈藏茶傳〉研究》(節(jié)選)。

2023年8月2日,筆者在成都東部新區(qū)參觀并采訪“前賢未見——吳作人畫熊貓”藝術展,當工作人員將《吳作人全集》第6卷中的《藏茶傳》折頁徐徐拉開后,一幅長達近4米的長卷擺放在觀眾面前,極具視覺沖擊力的長卷,讓人震驚不已。

由于《藏茶傳》長期身處海外,雖然賽努奇博物館在定期展出的圖錄也有《藏茶傳》,國內報刊偶爾也提到《藏茶傳》,但由于只聞其名不見其畫,并沒有引起國內研究者的關注,以致《藏茶傳》這一巨幅長卷聲名不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前賢未見——吳作人畫熊貓”藝術展策展謝一禾告訴筆者,由于《藏茶傳》原作已捐贈給了法國賽努奇博物館,在編輯出版《吳作人全集》時,對吳作人先生的首幅水墨畫《藏茶傳》十分在意,特意請法方發(fā)來《藏茶傳》高清圖片,出版社精心設計,將之制成折頁長卷,印在宣紙之上,盡可能把原作的精彩之處展現(xiàn)出來。

《藏茶傳》除引首外,整幅手卷從右到左描繪的是漢茶入藏到改裝漢茶、烏拉娃背茶、牦隊運茶、集市易茶、牧民煮茶的場景,猶如放電影一般,一幀接一幀地撲面而來,令人嘆為觀止。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吳作人先生的繪畫與孫明經在康藏考察的影像資料有異曲同工之妙。陳雅蓉認為既可相互印證,也可互為補充。

雖然藏茶有著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但過去“藏茶”這一名稱并不常用,大多說的是“邊茶”或“邊銷茶”。據《四川茶業(yè)史》(賈大泉等人著)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抗擊英國侵略,抵制印茶入藏,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和四川總督大臣趙爾巽兄弟共同主持,在雅安掛牌成立“商辦藏茶公司籌辦處”,“藏茶”之名由此誕生。

隨著現(xiàn)代保健意識的增強,藏茶不僅受到藏族同胞的親睞,也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經過多年的的打造,雅安的“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已成為國內知名的兩大區(qū)域公共名牌。吳作人先生的卷軸長卷《藏茶傳》,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以藝術的身份為“藏茶”代言,這對雅安茶業(yè)和雅安藏茶的發(fā)展,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眼下,雅安正在做兩件與藏茶有關的大事,一是編撰《雅安藏茶志》,二是建設‘中國藏茶博物館’,《藏茶傳》與這二件大事都密不可分。志書應收錄《藏茶傳》以及研究成果,博物館也應該收藏《藏茶傳》。期盼《藏茶傳》‘花’落雅安?!毖虐彩泄╀N社原副主任、《雅安藏茶志》編寫組成員陳書謙獲悉這一信息時,十分興奮。

延伸閱讀

吳作人(1908-1997),生于江蘇蘇州,祖籍安徽涇縣,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杰出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中國油畫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和代表人物,中國水墨畫新風格的開拓者,學者型的藝術大家。先后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及名譽院長(1958-1997)、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1985-1997),對整個中國美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郭有守在受贈《藏茶傳》時,曾有過評價:吳作人作畫的功夫,一生受益最多的,當然是徐悲鴻和巴恩天……在他最近完成的一幅長卷《藏茶傳》中,更證明了他老師在十幾年前對作人的評價“充滿個性的作者”……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見他更驚人的杰作。

學界一般認為《藏茶傳》是吳作人先生的第一幅中國畫,是一幅極具特色的反映藏族人民生活和勞動的時代性強、人民性強的藝術珍品,其藝術價值不可估量。

(《藏茶傳》相關圖片為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授權使用)



  • 上一篇:窺視者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fissico.com/html/wh/kcwh/9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