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德格印經院——藏文化藝術瑰寶(上)

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07日

                                    

    ■徐杉 文/圖

    談到西藏的文化與宗教,總會有人提到德格印經院。印經院漢名全稱為“西藏文化寶藏善地吉祥多門大法庫”,又簡稱“德格巴宮”。
    我多次行走藏地,卻陰差陽錯,一直未能拜謁此地,直到今年秋天才如愿以償。天下著小雨,穿上棉衣仍然感到寒氣襲人。德格縣城四周的山巒云霧繚繞,五彩經幡在飄蕩的白云中若隱若現。雖然時間尚早,但印經院墻外已經有很多藏民沿順時針方向繞行,一邊走一邊念經,并捻動手中的佛珠。
    德格縣地處金沙江東岸。以金沙江為界,西屬西藏,東為四川。為川藏茶馬古道必經之地,素有“金江鎖鑰”之稱。藏語“德格”的意思是“善地”。
    德格印經院建在城中的一個小山坡上,坐北朝南,紅墻平頂,古樸莊嚴??邕M大門,抬眼看去,只見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門臉、窗欞、墻壁上唐卡、壁畫五彩繽紛,鮮艷無比。拐上二樓,便是一間間彼此相連的藏經庫。只見一排排木架頂天立地,架上一層又一層整齊地擺滿了木刻雕版。由于長年觸摸,木版顏色烏黑,油光錚亮,摸上去如同打了一層蠟。德格印經院里有32萬塊雕版,內容以佛經為主,還涉及天文、詩歌、文學、醫(yī)學、文法、歷史、歷算、繪畫等各個方面。
    我穿行在幽暗的藏經庫里,如同跨進時光隧道。德格印經院漫長的修筑歷程,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
    藏族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這里地廣人稀,物產單一,即使在今天,人們受教育的程度也普遍不高。然而,在270年以前,德格家的第12代土司兼第六世法王卻吉·登巴澤仁就組織修建了德格印經院,這座土石木結構,高達三層的龐大建筑。那時人們還普遍居住在用牦牛毛編織的帳篷里,四處遷徙,逐水草而居。德格印經院猶如天國圣殿一般橫空出世,震撼了整個藏區(qū)。印經院建立之后,歷經改朝換代,硝煙戰(zhàn)火,風雨侵蝕,卻至今保存完好,不能不說是藏族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
    追溯德格印經院的歷史,卻吉·登巴澤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藏地,土司是世襲,然而世襲交替后家族能否發(fā)展壯大則要看繼承人的才能。一些曾經名聲顯赫的家族,最后卻破落消失,只留下令人感嘆唏噓的傳說。
    德格家族在元代就受到忽必烈國師八思巴的青睞,以后家族興旺不衰。德格家族注重傳統(tǒng)文化,有制作和收集各種書籍經版的愛好和傳統(tǒng)。到了卻吉·登巴澤仁統(tǒng)治時期,德格家族勢力發(fā)展到鼎盛階段,領地擴展到現在的四川、西藏、青海三省區(qū)交界的數個縣。
    卻吉·登巴澤仁具有雙重身份,一是領主土司,一是法王。土司使他有足夠的財力,法王造就他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這兩者集于一身,不但使德格家的海量藏書有了質的保證,也使他對家族世代傳承的這一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有了規(guī)劃和構想。公元1729年,卻吉·登巴澤仁作出一個重大決定:要在其家廟更慶寺內另建佛殿,存放已收藏的經版,同時開始刻版印經。
    藏語“更慶”意為“大寺”。更慶寺不設活佛,由歷代德格土司兼法王任寺主。卻吉·登巴澤仁經多方勘察,最終將新殿選址定在土司官寨西南的小山包上。次年建成一座存放雕版的小型建筑,接著又在旁邊修建了一座護法殿。不幸的是,印經院雛形剛出來,卻吉·登巴澤仁便撒手而去,工程也不得不暫時停下。
    清乾隆五年(1740年),登巴澤仁次子彭措登巴繼承父親,成為新一代土司,兼第七世法王。在刻完《大藏經·丹珠爾》雕版后,為便于印刷和存放經版,他決定修建一座規(guī)模更宏大的印經院。他的理想是要超越父親。經過反復謀劃,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一個吉祥的日子,他在原址開工,并親自為四角奠基。經過三年零四個月的艱苦努力,印經院主體建筑建成,次年開始進行雕塑、彩繪等裝飾工程,這項工程一共調集了136名畫師、木工、銅工,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告完成。
    乾隆五年(1750年)二月,印經院舉行了開光典禮。這時,它已經初具規(guī)模,而彭措登巴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程。
    乾隆十七年(1752年),洛珠降措接任了父親的職位后,又繼續(xù)父祖輩的事業(yè),完成后續(xù)工作。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德格印經院終于竣工,前后歷經四世土司,耗時二十七年。從卻吉·登巴澤仁到彭措登巴,再到洛珠降措,一代又一代,德格土司們在繼承封號和財產的同時,也接過德格印經院建造的接力棒。
    德格家族為建造德格印經院一共花了多少白銀?史籍上沒有記載,但一定數目驚人。據稱,僅彭措登巴在修建印經院期間雇傭工匠的費用,折合成茶,就達7622包——藏茶為了便于長途運輸,通常制成長條狀,外面用竹篾包裝,每一包約16斤。這樣一合計,是121952斤。
    德格家族最終因為印經院的修建獲得很大的榮耀,但是榮耀背后的艱辛與痛苦有誰知道?據說,為了保護印經院中珍貴的雕版,德格土司甚至不得不動用整個家族的勢力,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捍衛(wèi)這些不知由多少代人收集,以及后來重金招募工匠雕刻的經版。
    如今,德格被譽為“康巴文化中心”,德格方言被稱為“康區(qū)的普通話”,這一切皆離不開德格印經院的支撐,而德格家族在其中無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穿過二樓一間間光線暗淡的經庫,我看見四個人正在印經書,兩人一組,相對而坐。一人先用一把刷子蘸上以朱砂等顏料制成的墨,均勻地刷在雕版上,另一人便將裁成長條形的紙覆在版上,再拿一把干凈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將紙張抹平。接著,同伴用滾筒在版上用力迅速滾壓一遍,然后把紙從板上揭下來,這樣,一頁書的印刷就完成了。而一本書在這樣一頁一頁印好以后,還需要經過陰干、裝訂等很多道工序。這種古老的工藝稱“雕版印刷”,是人類印刷史上碩果僅存的“活化石”。
    一位正在工作的藏族老人告訴我,他今年65歲,在印經院里從事雕版印經工作30多年,雖然每天在這座樓里進進出出,但依然不知其中究竟藏有多少書?只知藏傳佛教的寧瑪、格魯、薩迦、噶舉各教派以及起源于本土的苯教經典都有,經常有學者不遠萬里來此查閱藏書,研究經典。
    老人每天大約能印1000頁,年輕人手腳最快的能達到2000千頁。雖然現在很多人愿意買機器印的書,便宜,好攜帶,也易于保存,但是德格印經院還是堅持手工印制,為的是保留傳統(tǒng)文化。而且,為了保護經版,每年只在春末至秋初之間印刷,即從藏歷的三月十五日開始,到九月二十日結束。每年開印前和即將結束時,都要請高僧舉行盛大隆重的法會祈福,這一傳統(tǒng)從古代延續(xù)至今。
    我登上三樓,又見三組工人在忙碌,動作敏捷嫻熟,操作時口里一直在誦念佛經。另外兩個工人正將印好的頁面按順序在另一處晾開。我這才看清印經院建造的特別之處:它精心考慮了采光和通風??虝窠洉牡胤郊炔荒鼙魂柟庵鄙?,也不能有穿堂風吹過,但又必須通風透氣,所以院內特意設計了天井,很好地解決了一系列問題。
    德格印經院可謂古代完美的藏書庫,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前人的良苦用心! (未完待續(xù))
    
    
    

  • 上一篇:人與天地萬物的溝通 ——風馬旗
  • 下一篇:藏族婚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