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4月19日
引導黨員干部從紅色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本網(wǎng)訊 紅色文化是瀘定重要的文化基因,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瀘定縣深入挖掘和充分運用紅色資源,積極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模式,通過講好紅色故事、開發(fā)精品課程、打造教育陣地等方式形成“立體式”黨史情境教學體系,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紅色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的實效性和感染力。截止目前,該縣共承接省內外各類黨性教育團體共150余批次,6000余名參學人員通過追尋革命足跡、重溫黨的光輝歷史,接受革命精神洗禮和黨性教育。
瀘定紅色資源密集,境內有瀘定橋、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嵐安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軍醫(yī)院等紅色遺跡遺址。作為現(xiàn)存保存最為完好的紅軍長征戰(zhàn)斗遺址,瀘定橋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國家重點培育的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qū)”之一、重點組織規(guī)劃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重點建設的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基地。
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相傳。為進一步適應黨史學習教育的講解需求,該縣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景區(qū)的教育功能,圍繞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和革命精神,深入挖掘整理了《傳奇英雄劉金山》《血衣忠魂》《黃思沛將軍和銀元》《張國華背女出征》等紅軍長征和十八軍進藏時期的感人故事,培訓紅色講解員30名,結合黨史教育對紅軍飛奪瀘定橋講解詞進行了提煉升華,讓革命歷史故事更有深度、更有溫度。
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平臺。該縣整合全州特別是瀘定及周邊遺址遺跡、紀念設施、特色基地,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民族團結進步史“五史”宣傳教育,開辟“飛奪瀘定橋·天塹制勝”“星星之火·雪域燎原”“天塹變通途·富藏興藏”3條精品教學線路,制作《紅色甘孜》《長征精神精品課件》宣傳片,打造《飛奪瀘定橋》實景劇,開發(fā)《狹路相逢勇者勝》等8個課件,集中開發(fā)展現(xiàn)長征史實、凸顯長征精神、體現(xiàn)時代特色的課程體系,切實提升紅色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同時,編纂《瀘定縣革命老區(qū)發(fā)展史》,系統(tǒng)記錄瀘定在各個時期的艱苦奮斗歷程,講好老區(qū)奮進故事。
構建獨具特色的黨史教育目的地。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瀘定橋示范段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強紀念館及周邊環(huán)境整治,前期投資500余萬元對紀念館園區(qū)綠化、景觀小品、步游道等園區(qū)設施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河西勇士路改造等7個子項目將在今年“七一”前夕精彩亮相。加強革命文物和革命舊址的保護利用,對瀘定橋、川藏公路懸索橋、毛澤東和朱德同志居住舊址、嵐安紅軍司令部舊址等50余處文化遺址進行梳理排查,建立文物資料目錄和紅色文化資源數(shù)據(jù)庫,修繕保護一批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推進全縣革命文物連片保護、整體展示。高水平高標準推進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建設,瀘定入選全省首批研學旅游主題十大線路并躋身首批全域研學試點區(qū)縣。依托“紅+綠”旅游發(fā)展模式,串聯(lián)境內精品景區(qū)景點,打造“瀘定橋—嵐安古寨—化林坪—磨西古鎮(zhèn)”“烹壩騎游小鎮(zhèn)—瀘橋海子山居—杵坭櫻桃谷—得妥灣東溫泉”等鄉(xiāng)村旅游與紅色傳承相結合的紅色旅游路線,讓廣大干部群眾在鄉(xiāng)村旅游中感受美的同時,接受紅色教育。
劉珊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