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枇杷花里閉門居

甘孜日報    2021年09月17日

◎張秀云

那年夏初,我在杭州某院校的家屬院小住,院內(nèi)有許多兩米多高的小樹,葉子碧綠厚實長似驢耳,枝頭綴著許多雞蛋大小的青果,沒過多久,果實變黃,便有人架梯采摘,一問,方知是枇杷果。我獲贈一捧金黃的果實,掰開來看,里面是幾個深栗色的油亮的核,果肉入口細(xì)膩甘美,滑軟多汁,甜中微微帶酸,滋味非常好。

枇杷是亞熱帶水果,北方向來種植者少,去年秋天,我到城北一個叫水木清華的小區(qū)訪友,無意中竟看到許多枇杷樹,原來,因為此樹四季常青,被開發(fā)商當(dāng)成景觀樹種植了。時逢深秋,濃綠的大葉間,已有簇簇棕色的花蕾舉出來,毛茸茸得很不起眼,但冬日過去再看,它們已經(jīng)開出叢叢白色的小花?;幢钡亩觳菽镜蛄?,這滿樹盛開的枇杷花,給人如遇天人的驚喜。更驚喜的還在后頭。尋常的果樹多是春天開花秋日果熟,初夏時節(jié)花褪殘紅青果小,沒什么看頭,而枇杷四五月間滿樹金累累黃燦燦,“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這樣的情景,怎不教人驚訝感慨吟誦贊嘆?看過一些它的寫意畫,其中一張頗為難忘:大葉墨黑,果實艷黃,幾只胖乎乎的小雛雞在旁邊悠悠覓食,在這樣一幅畫前看著,隱約總有些擔(dān)心,生怕一眨眼,那甜軟的果子就被雞們啄光了。

成都的枇杷頗有名,像我們故鄉(xiāng)碭山的梨園一樣,五·一還辦采摘節(jié)。但比枇杷更有名的是一條同名小巷,枇杷巷,成名原因,是這里曾經(jīng)住過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即大唐傳奇女詩人薛濤薛洪度。作為營妓的薛濤是個不折不扣的美貌才女,幾歲時曾作“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fēng)”一句詩,被當(dāng)時還在做官的父親認(rèn)為大不祥。后來父親亡故,薛濤迫于生計流落風(fēng)塵,迎來送往于各色男人中間,果真中了父親擔(dān)心的“詩讖”。但畢竟是才女,打小詩書熏染,多少還是有些風(fēng)骨的,晚年“退休”,她就隱居于枇杷巷,種菖蒲,種枇杷,菖蒲難得開花結(jié)實,被視為祥瑞,枇杷開花凌早寒,被視為高潔,愛慕她的文人王建如此贊頌:“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fēng)總不如?!憋L(fēng)塵里打滾過來的女詩人,厭倦了酒盞笙歌,她要和枇杷花一起,在寒風(fēng)里靜一靜了。

枇杷還有金丸、蘆枝等幾個名字,因為葉和果都與琵琵形似,這個名字叫得最響。枇杷與琵琶,像雙胞胎的倆孩子,叫來叫去有時就走神了,有一個段子發(fā)生在明朝,畫家沈周收到友人送來的枇杷,附信上卻寫成“敬奉琵琶”,沈回信譏笑:“承惠琵琶,開奩視之:聽之無聲,食之有味?!被腥淮笪虻呐笥炎髟娮灾S: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當(dāng)年識字差。若是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簫管盡開花?!昂嵐荛_花”這個比喻貼切生動又對仗工整,想這同學(xué)平日功課也不差,錯寫倆字純粹筆誤罷了。沈周這家伙也不厚道,這么好一盒果子都堵不住嘴,要是送我,哪怕寫成泥巴,我也趕緊吃了,不說話。



  • 上一篇:少年錦時
  • 下一篇:杜甫詩歌的承傳

  • 本文地址: http://fissico.com/html/wh/kcwh/7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