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11月15日
◎林頤
“我像袋鼠,帶著孩子在草原里蹦跳。他像鴕鳥,躲進沙堆?!薄拔摇迸ο胫斡鷥鹤拥陌⑺共窬C合征,“他”并非故意置身事外,因為他是自閉癥患者,活在自己的世界。
這一家人的故事被改編成了小說,《有且僅有:一個自閉癥譜系家庭的回憶與未來》,“我”在書中名叫林珊,林珊原名林曉樺,是該書另一位作者于是的好友,林曉樺向于是提供了原始稿件即自己的真實經歷,兩人商議決定把它改寫成虛構作品,但該書的敘事方式仍然保留了鮮明的紀實特征,邊界模糊的風格和輕科幻成分的加入,是一種大膽的寫作嘗試。
全書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細致入微的育兒過程。林珊受過東西方的高等教育,她很快覺察到了兒子林頓的特別,馬上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途徑。林珊在遵循林頓的行為模式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加以及時引導。林頓為什么抗拒書本閱讀呢?因為,林頓很容易理解抽象概念卻難以處理信息繁雜的具體事物,發(fā)現那個背景純白的學習網站時,林珊如此興奮,這正是林頓需要的啊,林頓果然很快就入迷了。自閉癥孩子的肢體姿態(tài)僵硬,這是否意味著可以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入手改善呢?林珊想到了太極推手,她和林頓玩起了粘和頂的游戲,“粘”和“頂”成為了林頓頭腦里固有的概念,林頓懂得了過馬路時什么時候該粘,什么時候該頂,這也幫助林頓減輕了人際交流方面的一些障礙。
書中有許多類似的細節(jié)描寫,以自我為中心的自閉癥患者,難以感受外界的情況和他人的情感,那是寫在基因里的特征,來自后天的改變是一個漫長的、曲折的,需要照料者很大付出的過程,林珊的堅韌不放棄、母性的溫柔、科學的方法和靈活的化用,這一切因素的綜合,使得林頓的早期干預獲得了逐漸積累的點滴成功。書中匯總了林珊的教育方法,結合全書親子相處的具體描寫,對于類似家庭應是有啟發(fā)有幫助的。
林珊的丈夫內森是她的同事,內森木訥、害羞、固執(zhí)、不擅人際,在婚后,在林頓出生之后,父子互為鏡像,林珊才發(fā)現內森也有自閉癥,只是程度較輕。內森不理解那些客套的、含糊其辭的措辭,他的科研很有成效但職場業(yè)績卻總是停滯不前,導致家庭經濟窘困。內森的情感反饋是自我的,林珊喜滋滋地告訴他林頓“有進步”,他卻認為這是林珊在批評他的缺陷,有進步?有缺點,才有進步啊,林頓的缺點,不就是他身上的嗎?內森懷疑林珊嫁給他的動機,他看不到林珊為家庭所做的奉獻,林珊放棄了她自己的事業(yè),他埋怨林珊沒有及時幫助他、親近他,他指責林珊疏忽他而沒有意識到林珊處在病痛中的境況。
在后記里,林珊回答了她為什么會和內森戀愛結婚的疑問。盡管他們有著各種矛盾分歧,但是,書中時時處處洋溢著溫情和愛意,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林珊的愛有著強大的包容力,如果說內森和林頓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而林珊就是把自己也變成了一顆星星,用自己的光芒去驅散降臨在她愛的人的生命里的那些黑暗。愛的力量是對抗世間苦難的最好武器,《有且僅有》并不只是自閉癥譜系家庭的故事,也是對于“愛”的定義的深層認識。
林頓的教育主力是母親,林珊的認知和做法決定了生來就有譜系障礙的林頓最終會長成一個什么樣的人,幫助林頓的那些力量還包括校園、社會的大環(huán)境,林頓是幸運的,書中沒有出現歧視林頓的事件,林頓得到了周圍人包括老師、護理人員的友善對待,學校和家庭溝通良好,合力尋找因材施教的渠道。該書推動著致力于解決自閉癥問題的社會機制的構建。
關于林頓2037年日記的內容是虛構的,在這個時間點,林頓成長為一名研究自閉癥的科研工作者,而且收獲了愛情。這是一個美好的期許,期許自閉癥患者人生的一種美好可能。同時,這部分的寫作包含了相關研究的未來動向以及對于科技“雙刃劍”效應的思索。利用AI科技解讀人腦電波是否能成為未來解決自閉癥的有力措施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消息